中国储能网讯:今年,锂电行业颇为艰难,不少企业亏损运行,下游应用更是旱涝不均,冰火两重天,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产业逻辑,还是很有启发的。
01 电动汽车领域:优质客户与其他
动力电池是锂电主要应用,也是竞争最为残酷的地方。
在这个关键战场,宁德时代占据了核心地位,2021年5月本公众号《宁德时代的估值忧虑和战略阳谋》也曾经分析,抓住优质客户和优质市场份额,是宁德时代竞争策略的核心,不仅关乎财务表现,更关乎估值表现。
如今,锂电行业的财务表现说明一切。
得益于自身技术和产品的绝对领先,宁德时代几乎抢占了所有优质的电动汽车客户,从而收获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毛利率及业绩表现,一骑绝尘。
在宁德时代大口吃肉的同时,其他锂电企业在动力电池业务上,只能喝剩下的汤,甚至连骨头都不一定啃得上,尤其是下游电动汽车领域本身竞争残酷,这个风寒自然会变本加厉的传达到上游。
尽管宁德时代也一直在传达危机感,但并不掩饰其在优质客户及优质市场份额上的绝对领先优势。
下游市场上的分化,注定了锂电行业的割裂。
02 储能领域:海外大储与其他
本公众号曾于2021年8月发表《新型储能实践:哪些储能业务相对成熟?典型玩家是哪些?》,当时按照业务成熟度及含金量高低,对几类储能业务进行了排序和介绍,其中海外大型储能排名第一。
当时曾经分析,海外大型储能业务需要较强的渠道资源、品牌影响、资金实力、融资能力、团队技术、系统集成以及运营保障能力,这类业务的拓展最好寻求具有上述资源禀赋的大型能源企业尤其是光伏企业,当时即指出阿特斯这类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光伏巨头更容易成功。
如今,海外大型储能成为储能业务的胜负手。
三年后再看,阿特斯已经在海外大型储能独树一帜。2024年上半年,阿特斯销售了2.6GWh储能产品,全球领先。截至2024年6月底,储能系统订单储备达66GWh,已签署合同的在手订单金额约合人民币185.38亿元。2024年全年,大型储能出货量预计达到6.5-7.0GWh,同比增长500%+。
在海外大型储能上的全球领先优势,也推动储能业务成为阿特斯第二增长曲线,并在一众光伏巨头中表现出了更为优异的业绩及韧性。
相比国内大型储能及工商业储能的残酷内卷,以及海外家庭储能的库存周期波动,海外大型储能的较高门槛则彰显了更好的业务含金量。
03 特殊场景:专业性与其他
在锂电下游的优质应用当中,如果说动力电池和海外大型储能,只有巨头才可以玩,但其实也有中小企业可以出彩的领域。
那就是特殊场景。
本公众号曾多次强调锂电行业的下游应用“百花齐放”,比如2020年7月《动力电池行业:电动汽车之外,竟是别有洞天》中曾经写到,除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在开拓其他众多应用领域,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重卡、电动矿卡、电动工程机械、自动搬运小车(AGV)、轨道交通、储能等应用领域,每个细分应用领域都非常值得期待。
在这些特殊的细分场景中,有些领域需要更强的专业性,比如AGV、轨道交通、井下矿车、数据中心等场内应用,安全性要求极高,进入门槛也较高,购买方愿意为安全性及专业性买单,进而存在溢价。
最终体现为较好的毛利率。
尤其这些细分领域,巨头们往往无暇顾及,这就为中小锂电企业或系统集成企业创造了机会,他们对场景更加理解,并掌握了细分领域的优质客户,业务相对封闭,容易成长为“小而美”或者“小而精”的企业。
在资本市场上,这类企业独立IPO有难度,但因为拥有较好的专业性、稀缺的场景或客户资源、优异的财务表现,作为细分市场的隐性冠军,倒是较好的并购标的。
特殊场景的优质应用,在IPO收紧的资本背景下,在行业普遍亏损的产业背景下,显得十分难得。
锂电行业周期变幻,群雄逐鹿,竞争惨烈,下游应用市场则成为主宰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也是检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