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青海电力:“新能源+储能”“多能互补”让“风光”更加友好并网

作者:陶思遥 王宏霞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4-08-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青海新能源的发展,像高原的阳光般炽热。

  截至6月底,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5772.86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974.07万千瓦,占比达68.84%,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达44.7%。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电量占比“双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青海加快在“沙戈荒”里“种太阳”,已建成海西、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其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茫茫戈壁荒滩上建起了能源“新绿洲”。依托丰富的风、光、土地资源,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海西州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接近全省的一半。

  如何服务新能源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加快建设电力输送新通道,推出并网服务新举措,应用调度控制新技术,青海电网驭风追光更有新意。

  在柴达木盆地的茫茫戈壁深处,是规划面积超1177平方千米的乌图美仁新能源基地。750千伏昆仑山变电站就在基地光伏发电、光热、储能等多个项目的环抱之中。

  “昆仑山变电站是青海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工程之一,也是国网青海电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程。”该站站长樊於刚介绍,“工程接入海西地区光伏发电超过400万千瓦,每年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近60亿千瓦时。工程去年年底前提前8个月投运,为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和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电网实现消纳外送,“无限风光”才能变成“真金白银”。目前,青海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络通道增至7回,已形成东接甘肃、南联西藏、西引新疆、直通中原的交直流多端枢纽型电网,送、受电能力均超过千万千瓦,青海绿电外送范围拓展至15个省份,北京大兴机场和杭州亚运会都用上了来自青海的清洁能源。

  同时,国网青海电力全速推进750千伏丁字口输变电工程等送出工程建设,力争电网配套送出工程与新能源项目建设时序匹配,同步投产,为“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网提供有力支撑。

  输电新通道加速投运,支撑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不断“上新”,而风光资源又先天不稳定,“新能源+储能”“多能互补”是让“风光”更加友好并网的创新手段。

 在位于海西州的中国绿发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产业园,光伏发电、风电、光热、储能等项目分区排布,相互补充。园区中心,4000多面定日镜如向日葵般收集太阳的光和热,再将太阳能汇聚到“向日葵海”中心的集热塔顶部吸热器中。

  “这是多能互补示范工程的光热电站项目。白天太阳能加热吸热器内的特制熔盐,晚上光伏电站停运后,熔盐持续释放热能来发电,助力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削峰填谷。”中国绿发青海公司检修中心主任刘茁汉说。

  5月31日,全球首个100兆瓦时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电站——弥盛50兆瓦/100兆瓦时储能电站并网运行。

  “与传统的跟网型储能电站不同,构网型储能电站能高效充放电,灵活地削峰填谷,相当于构成一个微电网,能在几秒钟内自主调整电压和频率,主动参与电网调节。”该储能电站负责人张维涛解释说,构网型储能电站为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占比高的送端地区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支撑。

  弥盛储能电站等项目陆续上马,海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专责张自润和同事到新能源园区走访的次数也增加了。

  “新能源项目的数量、类型都在增加,我们服务新能源并网的举措也得不断完善出新。”张自润介绍,“海西供电公司运用智能调度运行管理系统远程开展智能调控,合理分配新能源场站有功功率,同时精简并网流程,编制指导手册《新能源一本通》,‘链条式’服务新能源项目并网。”

  以“新”赋能,有智有方。绿电牵手绿色算力,助力青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青海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聚力开辟一条“风光”与绿色算力融合发展的“新赛道”。

  走进由国网青海电力建设运营的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大屏幕上实时呈现省内453座新能源场站超2500万千瓦的新能源生产数据。中心通过精确预测新能源电站的发电功率,优化电力市场交易,实现电力供需平衡,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中心平台应用场景由能源领域拓展延伸至工业互联网领域,以数据采集分析支撑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改造。

  以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平台为基础,国网青海电力升级打造了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在这里,调度员正根据算力负荷发出融合调度指令,指导中国电信算力中心保持调度响应,通过响应度监测降低算力中心经济成本,促进全省新能源消纳。该中心目前已接入4家算力中心算力资源和功耗数据,算力总规模达到3217Petaflops(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每秒)。

  驭风追光的新措施、新手段也不断推出。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新能源发电实时监控、分析校核、自动控制等8类创新,促进新能源利用率提升;国网新能源云平台提供建站并网、消纳分析、交易结算等功能,“一站式”服务“沙戈荒”大基地项目高效并网;跨省跨区交易、调峰辅助服务等手段深挖新能源电量消纳潜力,有力促进青海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利用……

  风光这边独好。以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方向,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新能源持续高质量发展,大美青海向“光”而行,乘“风”远航。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