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河北地矿集团前瞻布局液流储能,超钒储能液流电池产线10月试生产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河北地矿集团积极推进生态修复与新能源项目建设,不断向“新”发力,逐“绿”而行,实现矿业开发与传统产业升级。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在国企》,今天走进河北地矿集团,见证这里如何变废为宝,让一座座废弃矿山披上新绿,并在新能源领域开辟新赛道。持续深耕环保与生态修复新兴产业  

河北地矿集团持续深耕环保与生态修复新兴产业,在河北地矿集团二级子公司河北矿业公司,总经理孟凡伟向记者介绍,尾矿中含有大量有价元素,可以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进行提取和利用,他们在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孟凡伟说,他们以“有价金属提取-土壤转化-钾肥制备”产业链条为抓手,通过科研、设计、生态修复等必要手段,完成尾矿有价金属元素提取、非金属有害物质提取、剩余尾矿生产钾肥、转化优质土壤和生态修复绿化等。该项目技术的应用,可以有力推进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内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破坏难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矿业绿色发展。  

作为河北地矿集团典型生态修复项目,唐山市开平区巍山凤山区域矿山治理工程、张家口市阳原县破坏山体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过打造“6+”矿山治理模式,实现了由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的精彩蝶变。  

河北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胜利介绍,“6+”矿山治理模式就是将矿山修复、矿山废弃土石料利用、土地整治、科教创新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生态旅游融合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绿色转型中彰显着国资国企担当。瞄准新能源汽车 培育壮大锂电池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绿色出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5月16号,河北地矿弗斯特新能源公司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加工和电池梯级利用及资源化中心项目在沧州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河北地矿集团副总经理王文斌介绍,该项目拟投资5亿元,分两期进行项目建设。一期项目建设电池包拆解及梯级利用生产线,年处理电池包6万吨;二期项目建设黑粉湿法提纯及结晶生产线,年处理黑粉1万吨。这个项目开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项目聚焦“资源—材料—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培育壮大锂电池产业链,为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支撑。

河北地矿集团抢抓河北建设能源强省战略机遇,积极助力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瞄准行业前沿和储能领域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钒液流电池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超钒储能生产线河北地矿集团副总经理李晓晖介绍,他们子公司河北超钒储能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生产线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进行试生产。该生产线是我省首台(套)智能自动化电堆组装产线,年产值可达12亿元。产出的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安全性、电池无爆炸、无火灾隐患,以及储能上限高且可控、功率大、响应速度快、零污染、电解液可完全回收、使用周期长等特点,电池使用寿命可达20-25年。

持续向“新”发力逐“绿”而行  

当前,河北地矿集团拥有7个省级研发平台、11个高新技术企业、1个专精特新企业,河北地矿集团还入选“2023河北服务业企业100强”。2024年研发投入费用预计达到9470万元。唐山市滦南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河北地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胜利介绍,今后河北地矿集团将继续坚持向“新”发力,逐“绿”而行,持续深耕环保与生态修复等新兴产业,在水、土污染防治、湿地生态修复,海岸生态修复及碳达峰、碳中和等服务领域持续发力,逐步培育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朝阳产业,积极布局浅层地温能、风能、太阳能利用及设备研发与安装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的排头兵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贡献地矿力量!(记者|张娜)

延伸阅读:超钒储能成功参加以“绿色河北,风光无限”为主题的“驻华使节河北行”活动  

8月21日,河北超钒储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超钒储能)受邀参加了由外交部主办、张家口市委市政府承办的以“绿色河北,风光无限”为主题的“驻华使节河北行”活动。活动共有政府部门、驻华使节、央国企、优秀能源企业等130余人参会。该活动旨在搭建国际合作桥梁,促进全球各国对河北乃至中国绿色能源发展的深入了解与交流,共同探索绿色发展的未来之路。  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由省外办、外交部、张家口市政府以及有关驻华大使和参赞等参会代表相继进行大会致辞,其次由省能源局、张家口市政府及有关参会能源企业代表进行推介,最后各界与会代表进行了沟通交流,共同感受发展脉动,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推介会后,超钒储能董事长汤勇、副总经理王罡斌与相关使节、政府官员及企业代表进行了友好交流。通过参加此次活动,超钒储能不仅有效展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有力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更为公司与参会的各国代表及新能源企业建立了沟通联系。

分享到:

关键字: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