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防止内卷,提高性能,守住安全!

作者:刘亚珍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24日,2024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型储能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与新型储能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深圳正式举办。大会开幕式上,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做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系统如何突围》的主题报告演讲。

天合储能产品研究院院长杨凯

  杨凯表示,储能在电力系统起“蓄水池/调节器”作用,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球电化学储能近几年飞速发展,预计2028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将超过1000GWh。

  储能行业安全事故频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产品性能问题不断,价值回归遥遥无期。2023年导致电化学储能非计划停运的主因是电池和PCS。2023年有337次非计划停运由电池导致,占比达到32.72%,超过70%事故项目运营未满3年。

  杨凯认为,安全是储能行业永恒的话题,安全有底线,安全无上限,安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设置,但是无限地加安全会增加很多成本,需要从电芯层面、系统层面等多个维度,解决安全性的问题。

  杨凯表示,技术发展虽然百花齐放,但大家的技术基本上大同小异,也面临着很多技术稳定性的问题,非计划性停运造成了很大影响,一个是不调用,还有一个想调用却调用不了。电芯在前几年主要反应在电芯一致性上,规模特别大的一个厂站有几百万个电芯,只要一块电芯出了问题,整个集装箱就会停止运行。

  谈及天合储能的破局策略,杨凯围绕牢筑安全底线,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全方位主被动安全保等方面进行了分享。针对如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真正实现储能的价值回归的行业话题,杨凯从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提升、能效提升、吞吐量提升四个角度为大家打开了思路。

会议现场

  最后,杨凯提出三个方面建议,一是防止内卷、防止低价竞争;二是从质量角度考虑竞争,提高质量,提高安全;三是从性能角度来抓住客户,提高寿命,提高效率。

  (本稿件由中国储能网独家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

关键字:天合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