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碳足迹与ESG 返回

一块锂电池的逐“绿”之旅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金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4-08-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块锂电池,贯穿了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遥控汽车、蓝牙耳机、电动牙刷,大到便携式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再到航空航天领域、电网级的大型储能电站等等。锂电池不仅是能源的重要载体,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环保和低碳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电池行业的绿色转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锂电池的大量使用,废旧锂电池如何实现“退而不废”?电池行业如何走好绿色低碳之路?近日,记者走进了相关企业进行探访。

电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减少电池对环境影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便是回收。锂电池现有的主流回收方向有两种: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梯次利用是指通过对废旧的动力锂电池包或电芯进行拆解、检测、筛选并重新组成健康电池包或电池系统,从而实现再利用的回收处理方式。而再生利用则是指通过相关物理及化学手段将退役动力电池中的镍、钴、锂等金属材料分离出来进行回收的处理模式。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也显著降低了碳排放,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池碳足迹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电池碳足迹是指电池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原材料获取、加工制造、使用直至最终回收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南京复创智能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发展部、碳管理专家缪雨含介绍:“碳足迹管理涉及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有效控制;二是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进行准确评估。”

  电池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不仅涵盖了从矿石的开采、初步筛选、精炼,到金属盐的提取和电池制造的一系列过程,还包括产品转移至客户以及产品使用后的处理过程。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双碳工作部总监、高级工程师肖忠湘向记者介绍:“电池企业在将电池产品出厂后,还需考虑其通过何种运输方式到达消费者手中,以及产品使用完毕后如何重新融入自然环境。这包括产品的再利用、拆解回收、垃圾填埋或焚烧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均属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一部分。”

  电池碳足迹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地考量和控制。

国际标准的引领与国内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出台政策以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欧盟发布了《电池与废电池法规》和中国的《中国电池数字护照体系白皮书》等政策文件,为电池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产品数字护照的概念最初由欧盟在2022年提出,旨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产品赋予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类似于人们出国时所需的护照。

  南京复创智能制造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裁丁建军介绍:“开发产品数字护照是基于两个背景。首先,响应我国的双碳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欧盟在提出产品数字护照后,对中国产品,如电池、纺织品等,提出了出口要求。”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电池产品若要出口至欧盟市场,必须具备产品数字护照这一标识。

  产品数字护照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正在成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通过为每块电池赋予独有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电池的相关信息,包括碳排放、可回收材料占比等,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增强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在“3060”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电池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产品数字护照的创新应用,将助力电池行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方向迈进。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