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跟风欧美 加拿大也对中国电车“下狠手”

作者:张冬梅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4-09-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当地时间8月26日,加拿大财政部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将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征收100%的附加税。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表示,该附加税将在目前中国产电动汽车最惠国进口关税(6.1%)的基础上征收,涵盖电动和某些混合动力乘用车、卡车、客车及货车。此外,加拿大政府还计划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及铝产品征收25%的附加税。

对此,8月26日晚间,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表示,加拿大政府不顾中方一再反对和严正交涉,一意孤行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00%附加税不止于电动汽车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加政府此举是“效仿美国”,因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8月25日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及其内阁部长会晤并发表讲话,要求加方在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以及其他产品上,“与美国达成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政府加征关税的对象不只是纯电动汽车,还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电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除了电动汽车及钢铝产品,弗里兰还表示,加拿大可能还会对中国电池、电池零部件、半导体、关键矿产、金属、太阳能电池板加征关税展开为期30天的磋商。

加拿大前驻华大使盖伊·圣雅克对此表示:“加拿大不得不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考虑到我们与美国的经济一体化,加拿大75%以上的出口都销往美国。”作为出口驱动型经济体,加拿大严重依赖与美国的贸易,在加拿大生产的汽车绝大多数会出口到美国,此次加征关税也是在效仿美国。

就在今年5月,美国公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其中,对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原本是25%,此次提高至100%,再加上2.5%的常规关税,电动汽车从中国出口至美国就需要缴纳高达102.5%的关税。此外,对锂离子电池及其他电池零部件加征的关税也从7.5%提高到25%,太阳能电池从25%提高到50%,某些钢铁和铝产品从0%~7.5%提高到25%,半导体从25%提高到50%,天然石墨和永磁体从0%提高到25%。据悉,该加税方案原计划于今年8月1日生效,但因美国业界有不少反对之声而推迟。据外媒的最新消息,美国拜登政府即将宣布对此前部分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最终实施计划。

特斯拉或“最受伤”

实际上,与美国市场一样,目前从中国出口至加拿大的电动汽车数量并不多,整体来看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的影响较小。当前,只有特斯拉和极星直接向加拿大出口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这当中特斯拉出口的车辆占绝大多数。

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加拿大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价值,已经从2022年的不到1亿加元增至22亿加元。就在这一年,特斯拉开始向加拿大运送上海制造的电动汽车,而当年加拿大从中国进口到其最大港口温哥华的汽车数量同比增长了460%,达到44400辆。

目前来看,如果这一加税方案最终实施,“最受伤”的当属特斯拉。据外媒报道,在加拿大政府公布加税决定前,特斯拉曾要求其将该公司在中国制造的关税降低至与欧盟相当的水平。目前尚不清楚加拿大政府此后是否会对欧美车企“优待”,但特斯拉未来也可以通过其美国或德国工厂向加拿大供货,从而避免额外关税。

当然,加拿大高关税矛头直指中国车企,而非特斯拉,即使现阶段出口到加拿大的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寥寥无几。近期有消息传出,比亚迪计划进入加拿大市场,已与加拿大经销商会面,商讨开设经销店事宜。而加拿大方面加征100%的高额关税,使得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很难通过贸易方式进入该国。

至于极星,由于此前美国及欧盟均提出要加征关税,该公司已经做出调整,近日开始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家工厂生产极星3车型,计划从那里向欧洲和美国客户发货。此外,极星汽车还将进一步调整全球产能布局,旗下车型极星4预计将于2025年中在韩国生产。有消息称,极星汽车在韩国市场将利用吉利控股集团参股的雷诺韩国工厂进行生产,销往欧洲和美国。

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

与美方一样,加拿大政府出台加征关税新规,同样以中国“产能过剩”、“补贴”等为借口。对此,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指出,中国电动汽车等依靠持续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快速发展,是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依靠补贴取得竞争优势。加方所谓的“产能过剩”指责毫无依据。

商务部表态称,加方罔顾事实和世贸组织规则,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不顾多方反对和劝阻,一意孤行。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加方宣称支持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却公然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盲目跟随个别国家,宣布采取单边加征关税措施,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方敦促加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8月27日的记者会上回应称:“补贴补不出产业竞争力,保护主义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他强调,加方此举无视客观事实,罔顾世贸规则,违背历史潮流,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不仅破坏了中加的经贸关系,损害了加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也无助于加绿色转型的进程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就目前而言,美加提高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对我国整车出口的影响并不大。相比之下,欧盟对华纯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一事波及范围更广。就在8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最终决定草案,有意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加征17%~36.3%的临时反补贴税,其中对特斯拉单独加征9%的关税。再加上原有的10%的基础关税,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出口至欧盟,最高将被征收46.3%的关税。加拿大则效仿美国,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大幅加征关税,且范围扩大化,混动车也囊括在内。

8月22日,欧盟中国商会副会长王稚晟在《2024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反复表明,保护主义只会带来高额的保护成本和躺在关税保护伞下逐渐失去竞争力的企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是把内部产业问题错误地归咎于外来竞争,降低有效竞争和鼓励不思进取,背离了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走进去”,无惧关税围墙

从近来美国、欧盟、加拿大的一连串举动可以看出,自中国汽车出口登顶世界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蜚声国际后,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和挑战,欧美正筑起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关税围墙”。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加拿大跟着美国的导向走,就是一个站队的问题,加拿大市场上的中国电动汽车本来就很少。另外,虽然同是加征关税,但欧盟不太一样。欧盟更多是从本地产业、市场的角度考虑;而美国、加拿大是将电动汽车视为工具和载体,其对华遏制是全方位的,并不是专门针对汽车。我们的重点海外市场还是应该放在欧洲,当然,像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亚、北非、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也要进入。中国与欧洲汽车业利益相互交织,很多欧洲车企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就是中国,因此欧盟内部对于加征关税也不是铁板一块。下一步,双方还是要加强合作和扩大开放,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洲企业不可能放弃这一块。”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加拿大所处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大部分地区常年低温寒冷,因此该国电动汽车市场不算发达,电动汽车在当地市场上的份额并不高。“虽然高额关税对中国车企进入加拿大设置了障碍,但我们仍可以通过海外建厂,或在其他地区生产电动汽车,来进入这一市场。”

当前,中国车企正不断推进全球化进程,加快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布局。在欧洲,包括比亚迪、奇瑞在内的多家车企都在加快欧洲建厂步伐;在北美,上汽名爵、比亚迪等车企正酝酿在墨西哥建厂。不过,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近日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如果赢得第二任期,他将通过征收新关税,阻止汽车制造商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汽车,但他对中国和其他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制造汽车持开放态度。

总的来说,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提升和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正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过程可能会有外部因素“推波助澜”,但更多的是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使然。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