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预计年底可出货30GW,异质结技术路线的降本增效做得怎样了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4-09-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降本增效,是光伏行业的第一性原理。

  N型Topcon技术(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技术)、异质结技术、钙钛矿技术等被称为将掀起新一轮光伏产业革命的下一代光伏技术路线。相较于目前已大规模量产“占领市场”的N型Topcon技术,异质结技术的降本路线和大规模发展进程一直为业内关注。

  “预计到今年年底,光伏异质结产品的实际出货有望达到30GW。进入2025年,异质结电池的转换效率仍有不低于0.5%的提升空间,量产平均组件出货功率有望冲击740W+。”光伏行业机构SOLARZOOM光储亿家副总裁马弋崴表示。

  “当前异质结电池的先进产能的平均量产转换效率已超过25.6%。在同等规模下,异质结电池与当前主流技术路线的成本差距已经缩小到0.04元/瓦至0.05元/瓦。”马弋崴认为,每瓦的生产成本将因0BB技术(无主栅技术,可提高光伏板的发电效率)量产导入、规模效应、大宗商品涨价而全面超越目前主流的电池技术路线,异质结产品以生产成本计算的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每单位能源的平均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硅片成本是异质结电池成本占比中最大的部分。

  华晟新能源副总裁兼硅片事业部总经理王进认为:“异质结电池对于硅片的深层次要求不外乎更低单瓦成本、更稳定的效率输出以及更精细的尺寸。成本上面应从硅料、拉晶、切片、吸杂每一步入手综合降本。”

  异质结技术代表企业东方日升(300118.SZ)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杨伯川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通过薄硅片、低银含浆料等降本方式降低成本。目前公司异质结电池的非硅成本约为0.21元/瓦,金属化的成本降至0.048元/瓦,异质结量产电池的纯银耗量低于6mg/瓦。”

  据通威股份(600438.SH)光伏技术部光伏研究院院长蒋方丹介绍,公司1GW的异质结中试线主要围绕铜互连、0BB及双面微晶等三大核心技术展开。他认为,未来异质结的产业化道路必将分离为两种。一种将以效率导向,另一种将以成本导向,在相近功率段形成对其他技术的成本优势。

  设备端的降本也是异质结产业实现全面盈利进程中极为重要及关键的一环。

  异质结设备企业迈为股份(300751.SZ)董事长周剑表示:“公司最新的异质结4.0产线整线1.2GW,该新产线较旧产线可以降低非硅成本0.025元/瓦至0.03元/瓦。”

  谈及公司今年接下来的目标,周剑表示,在今年还有不到4个月内,预期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全力赶超26%,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在全尺寸上效率突破30%。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异质结产能与TOPCon电池800GW产能相差悬殊。据行业机构SOLARZOOM新能源智库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国内现有已投产异质结电池产线数量约67条,异质结电池有效产能为42.3GW,在建产能55.5GW。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华晟新能源,产能布局超过20GW。

  不过,央国企越来越多的大型招标项目开始为异质结设立单独标段。

  截至9月初,今年共有10.33GW的异质结产品招标。去年年底以来,国电投900MW、华能500MW、绿发3.5GW、大唐1GW、中广核540MW+780MW、中核汇能2GW、中电建1.5GW招标逐步公告并落地。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近日公开表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凭借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较高的双面率等优势,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不过,异质结电池若要实现大规模量产,行业还存在着降低成本、提升设备稳定性等方面的瓶颈。”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2.6%提升到2030年的34.3%。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