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中国电动汽车产能是否“过剩”?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发布时间:2024-09-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据Carbon Brief网站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媒体和地缘政治关注的焦点。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中文术语,包括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根据中国海关和行业协会的数据,中国生产、销售和出口的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统称为“电动汽车”)。

  2023年,全球道路上超过一半的电动汽车在中国,推动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生产国。这种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从2009年到2023年,除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外,还向该行业投入了约2300亿美元,但现在一些补贴已经结束。

  2024年7月,新能源汽车约占中国汽车销量的51%。Carbon Brief的分析发现,2023年,88%的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销售。然而,产量超过了需求。除了比亚迪等少数领先品牌外,大多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去年的汽车产量都远远超过了销量。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动汽车出口(包括特斯拉等外国品牌)从2019年到2023年增长了160倍,引发了人们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作为回应,欧盟、美国和加拿大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一些媒体称之为“贸易战”。迄今为止,英国——自2019年以来一直是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进口国——尚未宣布任何关税。

  传统上,“产能过剩”被用来描述产品太多、生产能力太强、买家太少的情况。总部位于上海的澎湃新闻报道,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与“产能”之比——在57%至76%之间。澎湃新闻的另一份报告称,当“产能利用率”低于79%时,产品就会出现“产能过剩”。2023年,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和广州小鹏的产能利用率低于50%,而只有比亚迪和特斯拉等少数领先品牌的产能利用效率超过90%。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