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随着能源革命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甘泉县公共充电设施覆盖广度和密度持续提升,充电桩已经走进乡村,建到群众“家门口”,为乡村振兴装上“绿色引擎”。
随着甘泉大峡谷景区的开发,凭借着“世界少有、中国罕见”的“地缝式峡谷”的自然景观,“世界活丹霞 中国梦之谷”的甘泉大峡谷迅速出圈,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纷至沓来。此前,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让不少新能源车主“望而却步”。然而从今年开始,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宝鸡游客 杨先生:退休了没事,想去全国各地转转,但是一般充电桩县城还是比较多,但是乡镇还是比较少,没想到我们这次导航到大峡谷,乡镇现在装了充电桩,挺方便,所以我们把车直接开到这里就充了。
和杨先生一样,不一会的功夫,不少游客陆陆续续前来充电,他们通过手机APP,准确地导航到充电位置。
为助力乡村旅游,2024年县上在下寺湾镇为民服务中心新建了5台充电桩9个充电枪,用户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充电,既方便了游客,也方便了村民。
甘泉县下寺湾镇下寺湾村村民 白雪峰:以前去县城油车的话大概需要40多元,现在用电车的话十几块钱就够了,以前咱们没有充电桩,去城里来回得90公里,充一次电不方便,现在充电桩修在了家门口,又方便又省钱。
甘泉县重大项目推进中心主任 徐星龙:考虑到甘泉旅游资源丰富,每年来甘游客人数不断攀升,且新能源车日益普及,对充电设施需求不断增加,我们也较早地筹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现在除了主城区、乡镇驻地,在甘泉大峡谷,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4A级景区也安装建设了充电桩,真正希望充电桩“进村”为乡村振兴装配“绿色引擎”的同时,助力全县旅游快速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公共充电站6处,安装充电桩39个,建成个人充电桩47个。同时,县内22个居民集中小区安装了电动摩托车充电设施,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让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甘泉县重大项目推进中心主任 徐星龙: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做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为打通客户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发力,努力满足新能源车主绿色出行需求。同时,我们将加强设备巡视和维护,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