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河北涉县合漳乡: 构网型储能设备助力革命老区用上稳稳的绿电

作者:庞彦娟 武婕 康建军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地处太行山东麓革命老区的河北涉县,一入秋,红艳艳的花椒就缀满了枝头。山谷间,盘山路把大大小小的村庄连接起来。

  7时,城乡公交车司机赵志国开着第一班新能源公交车,从合漳乡田家嘴村出发了。一路上,他要经过20多个村子,9时到县城,14时返回村里。“村里老人多,山路不好走,他们进城办事都坐这趟车。”他在这条线路上开了15年车。

  一年多以前,为了每天早上能准时发车,赵志国经常睡不踏实。“晚上给车充着电,充电桩经常自动跳枪,第二天一早我才发现没充上电。无论冬夏,早上6点钟以前我都得起床看看,发现车没充上电就紧急充1个小时,保证准时发车。”他说,有段时间他干脆每天中午到了县城再给车充电,但这样不方便,费用也高。

  赵志国的烦心事与电网末端电压不稳定有关。而这也曾是老区电网发展中的“烦恼”。

  涉县地处冀豫晋三省交界处,1988年实现村村通电。如今,涉县利用清漳河、浊漳河等河流的水资源和太行山的光照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仅合漳乡的水电装机容量就达到788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05万千瓦。

  冯慧罡2008年就来到涉县供电公司西达供电所合漳服务站工作,经历了清洁用能带来的新挑战。“多座小型水电站难协调,光伏发电出力不可控,带来了电网潮流的波动,导致末端电压不稳定。”他说,“我们这里的山区用电负荷低、供电线路长,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影响。”在清洁能源发电高峰时,合漳乡曾有千余户客户末端电压过高。

  涉县供电公司原本计划新建一座35千伏变电站,但经过一次次实地勘查后发现,供电线路无法避免跨越高山、穿越生态保护区,且需经过常发生山洪的区域,受灾概率大。山区清洁能源发展,蹚出一条新路子迫在眉睫。

  同样处于革命老区的平山县营里乡面临相似的挑战。2022年,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师胡平与团队成员联合国内两个院士团队研发应用构网型储能等设备,攻克了当地清洁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关键难题。

  成功经验很快开始复制推广。听说国网河北电力要把营里乡的项目经验应用在合漳乡时,冯慧罡充满期待:“我们的困局有解了!”

  胡平来到合漳乡开展实地调研。“清漳河、浊漳河在这里合流,沿岸小水电资源丰富。”他说,也正是多座小水电站集中发电,让水电消纳及电网运行控制变得更复杂,从而导致在客户侧,赵志国使用的充电桩容易电压过高。

  2023年8月,涉县1万千瓦级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国网河北电力研发了风光水储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对小水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展通信及自动化改造,确保清洁能源发电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并推广应用构网型储能系统,在确保最大限度消纳清洁电能的同时大幅提升电网末端电压的稳定性。

  当时,赵志国每天开车都要经过示范工程的构网型储能系统建设现场。看着一排排集装箱一样的设备正在安装,他还不知道这会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今年4月13日,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实现了区域电网“自平衡、自管理、自调节”,解决了偏远山区清洁电能消纳困难、末端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示范工程投运后,我们的10千伏线路电压持续保持稳定,线路故障大幅减少,供电可靠性大大提升。”冯慧罡高兴地说,“我们为客户服务也更有底气了。”

  感受最直接的还是用电客户。“电明显好用了,晚上10点钟,充电枪一插,我就可以放心睡觉了,而且充电便宜又省心。”能踏实睡个好觉的赵志国,白天开车也更有精神了。

  “合漳乡小水电密集,给了我们更多探索空间。有了这个示范工程,一旦遭遇山洪,影响大电网供电,水电站也可以作为微网电源,保障合漳乡电网自给自足连续运行7天。”胡平介绍。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