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织、59家知名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正式揭牌。
中民投今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复,公司注册资本500亿元,59家参股股东均为大型民营企业,涉及机械制造、冶金、信息科技、资产管理、环保、新能源、电力、电子商务等领域,参股或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参股企业资产总额近1万亿元。
在股权结构方面,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不超过2%,即10亿元,最低不少于0.6%,即3亿元。“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将股东的强势积累与公司的坚实平台高效结合,促成民营资本合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中民投总裁李怀珍说。
据介绍,中民投的经营范围主要为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商务咨询、财务咨询、实业投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中民投将充分发挥国家品牌、资源整合、资金实力、综合经营、管理输出等综合优势,优选重点目标行业实施战略整合。通过资本投入和杠杆撬动,围绕产业整合和金融全牌照两大特色,集聚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商业支柱和重点业务板块。”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表示。
据了解,在重点业务板块方面,将成立中民新能源集团、中民国际通航、中民矿产物流集团、中民实业、中民物业、中民国际、中民资本、中民欧洲资本。
业内人士认为,中民投的成立,对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利好作用。
三问中民投
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1日在上海挂牌。这家被称为“民营版中投”的大型投资公司,能否实现社会对它的多重期待?民营资本面临的“玻璃门”能否大举突破?又能否使更多民营中小微企业获益?
一问:能否激发民营资本活力?
“中民投的成立是当前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融资体系市场化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有助于稳定社会资本投资信心、激活社会资本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对整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而言,中民投是一片新的试验田。”中民投董事局主席董文标表示,中民投要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引领中国民营资本投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中民投通过集合大量分散的社会资本,打通巨额投资的供给和需求端,将能够激活社会资本的投资热情。不过,在日后发展中,需避免自己带“中”字头而走国企老路,更不可沦为少数人赚钱的工具。惟其如此,才能起到引领社会资本投资的作用,激发民营资本活力。
二问:能否破除“玻璃门”与“弹簧门”?
长期以来,一些垄断行业存在对民间资本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的情形,民营企业时常遭遇“玻璃门”--看似无碍却被行政审批高门槛高标准所挡、“弹簧门”--进入后被非市场因素弹出。中民投如何破除两“门”?
中民投表示,将依靠自身构建的民营资本平台,抓住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历史机遇,以财务投资方式逐步介入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特许经营领域。成立中民投混合投资基金,利用产权交易、定向增发等方式与有垄断优势的国企合作。
“目前国家对一些垄断领域正在逐步放开,相信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今后的垄断行业会越来越少。”李怀珍说,“垄断行业的大门不会自动打开,要让别人看到你的优势,才会愿意合作。中民投有资本、平台、人才,有灵活的机制,国有资本有资源、市场优势。两者结合,可以做很多事情。”
三问:能否为更多民企带来福音?
“为什么要做中民投?因为中国到了目前这个阶段,需要有一家民营背景、能联合更多民营企业的力量,通过产融结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挖掘行业价值。”董文标这样阐述中民投的理念。
李怀珍也表示,中民投的“本”和“源”都是民营的,股东本身都是民营企业,在回馈社会的同时,产生的效益回报的便是民营企业。
而社会更加关注的是,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能否获益。“以中民投这样规模的资本,投资肯定以大项目为主,不能指望它运作一些小的项目。”朱振鑫说,“通过对产业的整合,投资的带动,资本的聚集,整合好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势必给相关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