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作者:王国栋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24-09-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中国成立75年来,青海电网已发展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级电网,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发电量双主体格局。一代代青海电网人,用聪明智慧和苦干实干,交上了一份推动电网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山脉高耸、河流纵横、幅员辽阔。新中国成立前,青海电力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9月,全省仅有西宁水力发电厂1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98千瓦,年实际用电量仅为15.3万千瓦时。西宁市区有2条6.6千伏电力线路,全长只有21.8千米。

那时,在青海这片72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土地上,每到夜里,只有西宁市星星点点昏暗的灯光,其他地区几乎一片漆黑,蜡烛和酥油灯是广大群众日常照明的工具。

世界屋脊,三江之源,江河永续,“风光”无限。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境内有黄河、长江、澜沧江和内陆河四大流域共15个水系。新中国成立以后,勤劳智慧的青海人民开始开发水电资源,各州县纷纷建设地方小型水电站,利用清洁能源发电照明。截至1975年,青海全省建成小水电站161座,装机207台,总容量为2.6万千瓦,满足了一部分群众的用电需求。1976年,装机128万千瓦的龙羊峡水电站开始施工建设,标志着青海省黄河梯级电站开发拉开序幕。1983年5月,配合龙羊峡水电站电力外送的6条330千伏输电线路及2座330千伏变电站破土动工,该工程是青海省电力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工程之一。

1987年10月,随着龙羊峡水电站1号发电机组并网发电,330千伏送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形成了以龙羊峡水电站为主力厂、330千伏网络为主网架的青海电网,从此拉开了青海省电力事业发展的新序幕。自此,青海电力工业跨入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行列,一跃成为西北地区主要电源和西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时,青海省用电格局得以扭转,由缺电省份转为电力外送省份。

此后,李家峡、公伯峡等大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运。源源不断的电能需要更为强大的电力通道向外输送。2005年9月8日,随着官亭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零起升压达到额定电压,我国第一个750千伏电压输变电工程诞生。同年9月26日,我国第一个750千伏超高压工程——青海官亭至甘肃兰州东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青海省在全国率先进入超高压时代。

青海是清洁能源大省,太阳能、风能、水能技术可开发量近36亿千瓦,且品类齐全、集约开发优势显著。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需要更为强大的电网支撑,特高压直流电网在青海大地上应运而生。

2018年11月,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上,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两年后的2020年12月30日,该工程全面建成投运。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条专门输送清洁能源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青海电网跨入特高压时代的标志性工程。

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等4省,线路全长1587千米,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输电通道。

置身清洁能源发展大潮中,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在清洁能源配置中的独特优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新能源集约开发、加强绿电跨区外送,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截至今年8月31日,青海电网并网发电总装机为5965.0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达到了5575.91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4171.73万千瓦。

回望来时路,砥砺前行。青海电网的发展从一穷二白起步,经过几代电力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东接甘肃、南联西藏、西引新疆、直通中原的多端枢纽电网。青海电网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