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规划与设计 返回

唐山:加快推进“绿电入唐”输电通道规划建设,建成国内首个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能源评论》 发布时间:2024-10-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唐山加快推进“绿电入唐”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提升新能源柔性调控能力,建成国内首个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这座重工业城市正在“向绿而行”。

  盛夏时节,渤海湾畔,几艘大型集装箱船一字靠泊。伴随车辆往来、吊臂挥舞,远洋而来的铁矿石正被加紧运往河北省唐山市各大钢铁企业。8月27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港口供电中心员工高磊、陆颖超来到毗邻京唐港的中储坤仁重卡充电站,检查电动重卡充电桩使用情况,并为司机扫码充电提供技术指导。“干净、噪声小,而且运输成本低。”59岁的司机王伯元对电动重卡赞不绝口。

  唐山市是拥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业城市,2023年的工业用电量达757.7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8.73%。近年来,唐山市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不久前发布的《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明确,唐山的试点将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及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进行示范探索,确保2030年前实现城市碳达峰,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贡献经验。

  在推动本地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国网唐山供电公司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推进绿电输送通道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加速充换电网络布局。

工业重镇牵手坝上“风光”

  8月27日,在位于唐山滦县的承德东—滦县双回(第四通道)500千伏线路施工现场,十多台旋挖钻机、卡车等车辆设备同时作业,数十人协同配合,紧锣密鼓地推进工程建设。该工程是承德至唐山第四条500千伏“绿电入唐”输电通道,总投资约14.5亿元,线路全长176.1千米,2025年竣工投运后,预计新增绿色电能输送能力170万千瓦。

  唐山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产业结构以钢铁、化工、煤炭为主,是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全市能源消费量约占河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3,2023年,该市全社会用电量达962.4亿千瓦时,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负荷中心。

  “随着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经济布局在唐山加速构建,当地发展新能源的意愿十分强烈。”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发展部主任刘大鹏介绍,该公司着力打通绿电输送瓶颈,让“电从远方来”成为电网技术创新和工业绿色发展的破题之要。

  张家口、承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2023年,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为了让唐山与冀北新能源实现“牵手”,从2022年以来,国网冀北电力公司全面梳理电网承载能力和消纳能力,推进4条500千伏“绿电入唐”输电通道规划建设,预计输电总容量达到855万千瓦。截至2023年年底,已建成的“绿电入唐”输电通道累计向唐山电网输入新能源电量233.8亿千瓦时。张家口、承德的绿色电力穿越崇山峻岭,为渤海石油开采和冀东钢铁冶炼提供了重要支撑。

  “承唐‘第四通道’建成投运后,张承地区向唐山电网输送绿电能力合计将达到1025万千瓦。”据刘大鹏介绍,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外送通道的电能传输结构,预计唐山绿电消纳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将提升至60%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03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330万吨。

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在唐山市丰润区刘家营乡的千亩山地上,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排列。这是丰润区引进的总投资2亿元的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生产清洁电能2800万千瓦时。

  在电网的另一端,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正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功率控制平台,供工作人员实时监测管理场站出力,对区域电网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唐山属于太阳能Ⅱ类资源区,海上风电年等效利用小时数可达3200小时。根据唐山市《绿色能源体系发展规划》,到2035年,该市计划新增规划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截至2023年年底,唐山地区在0.4千伏侧并网的分布式光伏已超9万户、装机容量达239万千瓦,今年还将并网3万户、容量超150万千瓦。

  “单一的光伏发电始终存在难预测、难控制、难调度的技术难题,新能源近年的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可能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据国网唐山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信息管理中级师卢泽汉介绍,为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该公司不断完善电网控制策略,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在冀北电网首次实现10千伏分布式光伏直采直控、0.4千伏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试点验证。目前,该公司分布式光伏功率控制平台已试点接入新能源场站15座,最大可调节能力达12万千瓦,并将于年内实现唐山地区10千伏分布式光伏柔性调控全覆盖。

  在提升新能源柔性调控能力的同时,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以提升全域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在唐山五区、十县全面开展配电网示范区建设,统一网架提升、设备改造、级差保护配置、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提升以及通信升级等建设原则,以满足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充换电以及储能设施等多元负荷的接入能力,其中第一批42项工程已竣工投产。

  截至2023年年底,唐山0.4千伏侧并网的分布式光伏

  共计并网超9万户

  装机容量239万千瓦

  2024年还将并网3万户

  容量超150万千瓦

  打造电动重卡充换电网络

  8月21日上午,在位于唐山市丰南区的铭玮电动重卡充电站,一辆辆电动重卡依次驶入充电桩工区。“目前,站内共有3台125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安装了12台充电桩,可同时为12辆电动重卡进行双枪充电,日均充电量达1.25万千瓦时。”充电站负责人吴胜秋说。

  以重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唐山拥有较大的货物运输需求。2021年10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唐山被确定为重型卡车特色类试点城市。

  “电动重卡多适用于封闭场景、短途倒运,适合在港口、工业园区等特定场景和固定路线进行充换电,以缩短补能时间。”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副主任何绪伟介绍。目前,唐山市电动重卡保有量超1万辆,约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

  为了配合电动重卡的发展,国网唐山供电公司牵头编制《唐山市电动重卡换电技术规范》,并以港口、钢厂、矿山等应用场景为重点,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构建全长620千米的“三纵一横”4条城市级换电干线网络建设,持续完善电动重卡充换电新业态、新模式。目前,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已建成重卡充换电站332座、充电桩2618个。今年,该公司上半年完成电动车充电电量7.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

  “电动重卡车载电池是优质的可调节负荷资源,我们依托数量庞大的电池储能资源,建成国内首个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据何绪伟介绍,目前,该虚拟电厂已聚合唐山地区63座电动重卡充电站,签约容量24万千伏安,最大调节能力可达12万千瓦。

  “未来,我们将加快聚合唐山330余座充换电站资源,预计调节能力最大可达50万千瓦,单月可增发新能源电量约500万千瓦时。”何绪伟补充道。


分享到:

关键字:绿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