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提产艰难 订单流失 欧洲最大电池生产商陷入困境

作者:王林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4-10-0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亏损裁员、订单流失、融资困难……欧洲最大电池生产商瑞典北伏(Northvolt)公司近期负面消息不断。这个曾被视为欧洲电池供应链“明日之星”的欧洲首家实现电池本地化生产的公司,目前已处于崩溃边缘。舆论普遍认为,北伏公司深陷运营泥潭,是对欧盟寻求建立可持续电池供应链的重大打击。

■■亏损止不住、资金筹不来

9月23日,北伏公司宣布,在瑞典本部裁员16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5。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去年,北伏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2.85亿美元激增至11.68亿美元。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自2017年成立以来,北伏公司通过股权、债务、政府支持等方式筹集了超过150亿美元资金,创欧洲私营初创公司融资之最。今年1月,该公司又获得50亿美元新融资。同时,北伏公司从欧洲领先的汽制造商和工业集团获得了超过500亿美元的订单,其中许多公司还是该公司股东。截至去年底,大众集团作为北伏最大股东之一,持有其21%的股份,宝马持股比例略低于3%。

截至目前,北伏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股本几乎减半,从2022年初的39亿美元降至2023年底的21亿美元,同时还持有38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2023年,该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为21亿美元,较2022年减少了4亿美元。

步履维艰的北伏公司,正在努力寻求新一轮融资支持,尤其是来自瑞典政府的支持。然而,瑞典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近期表态:“尽管瑞典希望成为电池行业的理想之地,但瑞典政府不会参与私营公司的商业计划,不可能介入北伏公司的融资并成为股东。其只能通过私营公司和私人投资者来解决问题。”

■■产能跟不上、项目多停摆

据了解,北伏公司于2017年宣布投建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该工厂业务支柱主要是电池芯制造、正极材料制造和回收。按照北伏公司的计划,这座工厂将在2023年实现16吉瓦时的满负荷年产能,相当于3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但去年实际产能只有1吉瓦时。事实上,自2021年12月产出首个电池芯后,这座工厂迄今始终无法实现大规模产能。

北伏公司首席执行官彼得·卡尔森日前透露,今年第一季度,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每周生产约1.5万至2万块电池,到今年底需要达到每周10万块,才算正式稳住了“1吉瓦时产能”。到2025年,所有生产线将全面运转,到2026年实现满负荷运转,这比最初预计的满负荷运转时间推迟了3年。

“提高产能是一个复杂且昂贵的过程。”北伏公司一位不具名人士对《金融时报》表示,“所需时间肯定比计划要长得多。”

对于手持500亿美元订单的北伏公司而言,产能严重跟不上,供货只能不断延迟,从而导致订单加速流失。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去年制造数千辆电动卡车的计划,因北伏公司交付延迟而被迫暂停。今年6月,宝马取消了与北伏公司在2020年签订的价值20亿欧元的电动汽车电池长期合同。

截至目前,谢莱夫特奥超级工厂的阴极生产和回收工作均已暂停,北伏公司位于波兰的储能解决方案工厂也开始挂牌出售。同时,北伏公司与沃尔沃汽车在瑞典西南部港口城市哥德堡成立合资工厂的计划也被搁置,在德国、加拿大投建超级工厂的计划则面临流产。

■■欧盟电动化转型蒙上阴影

一方面,此前,北伏公司多笔订单延迟交付,同时工厂良品率较低,使得其不得不外购阴极活性材料,加重了运营负担。另一方面,北伏公司作为一家初创企业,面对欧美国家电动汽车需求持续放缓的大环境,仍然过度扩张,最终导致入不敷出。

大众和沃尔沃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均已对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放缓发出警告。9月,沃尔沃汽车表示,放弃到2030年只销售电动汽车的计划,大众则正在考虑首次关闭在德国的工厂。

睿咨得能源咨询公司电池专家拉尔斯·莱达尔表示:“同时开展太多事情、制定太多计划,是北伏公司陷入困境的主因。对于试图扩大规模的初创企业来说,要走出困境太难了,而对耗资巨大、技术要求高的电池供应链企业更是如此。”

路透社指出,北伏公司经营惨淡,给欧洲打造可持续电池供应链的计划蒙上了阴影。事实上,北伏公司只是欧洲打造电池供应链出现的技术和成本失控的一个缩影,该公司暴露出来的种种危机,都是欧洲电动化转型存在的共性问题。

欧洲央行前行长、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在日前提交给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欧洲目前已经处于“静态工业结构“状态,这将导致低投资、低创新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再不改变,将会在这场生存危机中面临难以挽回的‘剧痛’。”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