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规划与设计 返回

安徽长丰: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探索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向“绿”而行闯新路

作者:李俊杰 来源:北青网 发布时间:2024-10-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5亩的土地,能否创造出上百亩土地的经济效益?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镇“光伏+智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一个科技大棚给出了答案。

  顶棚安装的光伏板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集装箱上放置的盆栽辣椒长势喜人,箱中鲟鱼、鲫鱼等游来游去。“能源综合利用,既能生成清洁电力,还能产生更多经济效益。”安徽皖丰长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学锁算了笔账,“光伏发电,一年收入15万元,农业种养,光鲫鱼每箱就能挣6万多块钱。”

  自2022年被列为安徽省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县以来,长丰县就与皖能集团合作,探索如何种好能源综合改革“试验田”。

  利用“匀光互补”与“智能补光”技术,陶楼科技示范基地探索“棚顶光伏+中间种植+底部养殖”新模式,走低碳化、智慧化、数字化农业新路径,既能保障农业生产用地,又能为当地村民带来收益。

  走进位于长丰县下塘镇梧桐大道与建业大道交口东北侧的皖能综合能源港,氢燃料、充电桩、储能柜等设施一应俱全。去年8月,这座全省首个集油、气、充电、换电、加氢“五位一体”的功能站投入运营。“我们每日最多可满足2000辆燃油车、80台次氢能公交、576台次充电车辆、300台次换电车辆的供能需求。”皖能综合能源港负责人方宝国说,与传统加油站相比,功能站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节约社会用能成本超2000万元。

  在距综合能源港不到5公里的下塘工业园,一个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然搭建。作为安徽首个基于工业园区的能碳数据平台,围绕源、网、荷、储、控等环节的贯通,智碳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能源供给、消费、管理、技术等集成创新。据智碳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相关负责人穆阳介绍,如今,已有38家企业接入平台,运用新定制的低碳用能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预计全年可实现园区用热成本降低10%至20%,减碳近40万吨。

  试点两年,长丰县从顶层设计入手,先后出台《长丰县“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长丰县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方案,逐步构建“1+N”能源改革创新试点规划体系。从县域氢能、风能、地热能利用实现零的突破,到基本形成从能源供给到消费的完整链条,长丰县不断创新,吸引越来越多先进能源技术及新模式、新业态先行先试。“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工业、农业、建筑、交通四个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餐饮及厨余垃圾处置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抓紧谋划林业碳汇、绿电交易、氢能公交、产品足迹管理等能源创新应用项目落地。”长丰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郑斌说。


分享到:

关键字:源网荷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