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0月8日,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和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苏州市公交集团青花路公交充电站。他们通过电力大数据,快速准确获取电动专用车充电站的充电数据,为新能源专用车进行碳减排量核证。
碳普惠是我国多层次碳市场体系的重要补充,是将个人和中小企业的低碳行为量化为碳减排量后,通过交易等方式实现价值变现。近年来,多地政府相继出台了碳普惠管理办法,碳普惠交易正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今年5月,苏州供电公司联合苏州工业园区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协会、中方财团等打造了江苏省首个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为市场主体提供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一站式服务。
实现绿色属性价值变现
新能源汽车是碳普惠体系的一个重要场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专用车销售22.55万辆,同比增长113%,新能源专用车市场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了挖掘新能源汽车绿色属性背后的交易价值,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减碳效应,聚焦公交、物流、环卫等新能源专用车领域,于2023年10月发布了《专用车充电碳普惠方法学》。
《专用车充电碳普惠方法学》由苏州供电公司和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征求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专业机构的意见,并通过了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专家委员会评审。企事业单位可以依照此方法学对专用车充电场景进行核证减排量开发,形成碳资产,并通过交易实现环境权益变现。
“光伏、风电等目前已经拥有绿电绿证交易、碳普惠等多样化价值变现渠道。我们将新能源专用车纳入碳普惠减排场景中,首次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绿色属性的价值变现,从而为车主创造额外的绿色收益,有助于以市场化手段撬动更多绿色低碳投资,助力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发展。”苏州供电公司三级职员陶叶炜介绍道,“我们通过电力大数据,快速准确获取电动专用车充电站的充电数据,综合对比电动车辆的单位里程耗电量和燃油车辆的单位里程耗油量,并引入电力碳排放因子、燃料碳排放因子等,测算出电动专用车比燃油专用车减少的碳减排量,作为开展碳核证的依据。”
推动企业低碳发展转型
苏州市公交集团是第一批享受到充电碳普惠红利的企业。近期,该集团对首批13座公交充电站进行了碳资产核证工作,按照总充电量1.3亿千瓦时测算,可核发碳减排量约5.6万吨。
“我们通过苏州一站式碳中和普惠服务中心,卖出了900吨充电碳减排量,获得了2.7万元‘绿色收益’。”苏州市公交集团场站分公司物业管理部经理沈军华说,“通过碳普惠,我们可以将减排行为转化为碳资产价值,收益可用于更新设备、提升服务水平。”据了解,该集团后期将对全市87座充电站开展核证,总碳减排量近15万吨。
对于碳减排量的买方——张家港运通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来说,碳普惠交易也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目标。该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研发、金属制品制造等,专注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近年来,该企业通过安装光伏设备、使用电动叉车等举措减少碳排放,并确定了在2050年年底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我们购买公交集团的碳减排量来抵消金属制品加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并获得了碳中和证书,这对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帮助我们未来出海抢单有重要意义。”张家港运通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匡亿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