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储能热安全:从微观机理认识锂离子电池产热来源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旭和储能 发布时间:2024-10-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01

  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和交通工具的核心动力源,其产热问题一直是科研人员和用户关注的焦点。那么,这些热量究竟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呢?本文将走进锂离子电池产热的微观世界,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产热的根源。

  在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一系列可逆和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其热源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可逆热Qr、极化热Qp和副反应热Qs。

02

  可逆热

  可逆热Qr通常解释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活性材料的可逆熵变ΔS。一旦测得ΔS,即可根据下方公式计算Qr的量。

  其中I为外加电流,T为绝对温度,n为电化学反应中演化的电荷数,F为法拉第常数,E为电池平衡时的开路电压,∂E /∂T为熵变项。电化学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所涉及的材料。例如,石墨/锰酸锂和石墨/ LiFePO4体系的Qr在放电过程中为负值(冷却效应),充电过程中为正值(加热效应),而石墨/ LCO体系则相反。根据公式,Qr与I ( C – rate )和∂E有关。

03

  极化热

  极化热Qp是电池系统中不可逆热的一种。当对电池施加电流( I )时,电池工作电势( Uc )与热力学平衡电势( Ue )之间总是存在偏差,代表电池的电压极化。充放电过程中额外的能量消耗激发了热量的产生,单位时间内产生的Qp可以用下面的方程来描述:

  电池电压极化的原因包括欧姆极化、活化极化和浓差极化。

04

  副反应热

  Qs表示电池中非期望的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的另一种形式的不可逆热,包括SEI膜和正极-电解质界面( CEI )的分解,电解质和电极材料之间的反应。一般来说,这些副反应会在临界温度下被触发,随着副反应的进行,其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提高电池温度,继续引发热链式反应。

05

  在所有的热源中,可逆热Qr可以是吸热或放热,取决于电化学反应的熵系数,而不可逆热Qp和Qs是放热。可逆和不可逆产热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充电、放电速率、环境温度、荷电状态( SOC )和电极微观结构等。通常,在低充放电倍率下可逆热占主导地位,而在高充放电倍率下欧姆热占主导地位。如果电池系统中的反应的放热速率持续高于系统散热速率,热量就会在电池内不断积累,电池内部副反应发生,温度不断上升,直至电池发生热失控。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