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陕西榆林探索多能融合新路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作者:张 毅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0-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聚焦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战略为牵引,深入实施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行动,加速布局风、光、电、氢等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积极探索多能融合互补新路径,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截至目前,榆林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6GW,占全市电力总装机的36%,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现代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加速耦合,全力推动煤油气风光电氢多能融合的进程。

  榆林市以重大技术升级项目为抓手,加快煤化工产业迈向高端化、精细化。在迈向高端化过程中拉动总量扩张和产业链结构升级,构建起了4个千亿级、8个百亿级重大项目和一批精细化工项目的“4+8+N”项目支撑体系。

  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榆林金属镁产业规模占到全球一半左右,但因环保和高耗能问题曾一度发展受阻。

  “我们瞄准绿色、低碳要求,开展大型电热釜镁冶炼技术中试、建设年产30万吨的镁基新材料项目,着力构建从原镁冶炼到金属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陕西榆林能源集团办公室主任周炜介绍。

  榆林富能,更重节能。在榆林中心城区西南部的榆林科创新城,有一个“电、冷、热”零碳供能、零碳排放园区。走进榆林科创新城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山坡上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园区末端放置着燃料电池、水介质储冷储热、电解槽等设备,地下分布着200多个浅层地热井。

  该中心工作人员白妮介绍,该项目于2022年8月建成并投用,是全球首个规模化和实用化的氢赋能零碳分布式智慧能源中心,目前已稳定为榆林运动员村供能。据测算,该项目中的电、冷、热能源折算成电价,单位成本比现有传统的电网和市政供暖降低45%左右,且每年可以减少约8640吨的碳排放。 (经济日报记者 张 毅)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能源体系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