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产销增速较1~8月分别收窄0.6和0.7个百分点。汽车行业虽然面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但仍表现出不错的向上发展态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成为拉动当前车市快速增长的推动力。
政策刺激作用显现
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6万辆和280.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2.2%和14.5%,同比分别下降1.9%和1.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虽然9月产销量同比微降,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9月280万辆的销量是市场的正常状态。三季度,随着国家层面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力度的加大,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加之车企纷纷推出秋季新品,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特别是终端零售市场持续走强,“金九”效应继续显现。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实施以来,提振效果明显,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加快增长,有效带动汽车销量提升。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考虑到以旧换新政策对拉动汽车消费已起到的积极作用,为保障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期,切实发挥好政策促进效用,建议明年继续延续相关政策,并尽早发布有关实施细节,稳定市场预期。
中国品牌乘用车是当前拉动车市增长的关键。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逼近120万辆,达到1191.9万辆,同比大涨20.5%;市场占有率也较上年同期提升9.2个百分点,达到63.8%。随着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增强,销量也处于持续上升期,自今年4月以来持续走高,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主品牌的这种高增长,不但支持国内汽车市场的向上发展,也推动中国汽车出口量的不断攀升。
“我们发现,现在大街上跑的中国品牌汽车越来越多了,也都非常漂亮,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一点也不输外国品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好,这是中国汽车品牌总体创新能力增强后,必然会发生的市场变化。”正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所言,中国品牌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甚至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大胆创新、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市场端有了明显的表现,市场占有率的持续提升是必然。中汽协总工程师叶盛基也表示,依靠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方面创新技术的大胆应用,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率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持续增强。
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00万辆
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8.6%。其中,新能源汽车9月的国内销量已经达到了117.6万辆,同比涨幅达到45.5%,占国内销量的51.8%,新能源乘用车的占比更是高达54.6%。陈士华认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仍较传统燃油车好很多,仅以国家层面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为例,两者单车的补贴差额有5000元之多。政策支持、消费认知提升、车型竞争力提升、使用环境改善等因素叠加,快速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达到130万辆规模,再创月度新高。陈士华判断,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累计产销量有望达到1000万辆规模,全年的产销量有望达到1200万辆,远好于年初的预期。
1~9月,新能源乘用车中,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D级涨幅最大。目前,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主要集中在A级和B级车市场,累计销量分别完成247万辆和267.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72.8%。在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单车价格也不断提升。1~9月,新能源乘用车中,除40万~50万元区间销量同比下降外,其他价格区间销量均呈正增长,其中,5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涨幅最大。不过,目前市场仍主要集中在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223.1万辆,同比增长15.4%。
企业销量方面,一大批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提升。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强调,9月,奇瑞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8万辆,同比增长183.4%。背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比亚迪、上汽、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理想、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也有了快速发展。10月14日,理想汽车举行了百万辆下线活动,理想汽车成为首个销量突破1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其9月的销量也达到了5.4万辆。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同时,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这也是汽车行业电动化发展过程中,市场必然会发生的变化。受传统燃油车销量持续下降影响,合资车企的销量也处于不断下滑态势。陈士华表示,这与合资车企未能及时跟上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需求有很大关系。不过,随着合资品牌电动化进程的加快,这种竞争格局也会发生变化。
累计出口431.2万辆
数据显示,1~9月,汽车出口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其中,乘用车出口363.3万辆,同比增长28%;商用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23.6%。商用车国内销量虽然受到下行压力影响,但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却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仍处于持续增长的发展区间。
虽然中国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出口持续受到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限制,但目前的出口数据并未受到太大影响,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突破10万辆,达到11.1万辆。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总体竞争力增强,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另一方面,也与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有很大关系。2024巴黎车展,再次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展示的舞台,红旗、广汽、比亚迪、AITO问界、小鹏、零跑、创维、东风风行等品牌悉数亮相,其中,电动汽车是绝对主角。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举行投票。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投票结果意味着,欧盟委员会将有权对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中国品牌汽车征收关税。根据此前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信息,上汽、吉利和比亚迪三家车企面临的加征关税税率分别为35.3%、18.8%和17%。这些关税将在欧盟标准的10%汽车税之上征收。叠加起来看,上汽将被征收45.3%的关税,吉利和比亚迪将分别被征收28.8%和27%的关税。
虽然欧盟对中国纯电动汽车采取加大关税的措施,给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售带来很大挑战,但中国品牌也并非全无应对之策。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表示,比亚迪将在欧洲生产更多零部件,并在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工厂组装电池组。这意味着比亚迪将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同时减少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依赖。此外,比亚迪还计划从欧洲供应商以及已在欧洲设立工厂的其他中国供应商那里购买尽可能多的零部件,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小鹏汽车方面也表示,正考虑在欧洲建厂生产电动汽车,以应对欧盟的关税影响。
面对国际市场的新挑战,中国车企正在积极调整国际战略,采取开拓其他市场、调整国际产能布局等形式,增强国际竞争力。陈士华判断,今年全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达到580万辆,较去年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