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舒印彪院士:“十五五”新增用电需求80%来自于清洁能源,电力市场交易规则需要重构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工程院 发布时间:2024-10-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2024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发表演讲将要分析了当前能源转型情况、转型必经三个阶段以及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在低碳能源转型成效方面,他从市场化的角度谈到,我国的电力市场的交易量在逐年上升。在此推动下,与美国相比,我国的电价长期保持较低水平,整体上我国的电价水平比美国低于10%以上。在电气化上,我们电气化率达到了28%;煤电清洁化率已达到世界水平,多种污染物排放比例与2014年相比下降近九成等,多项成效表明,中国在这场绿色转型中不是说说而已。

  舒院士发表了中国工程院在双碳目标战略研究下的一些重要结论:

  谈及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设使电力系统成为一个深度低碳,或者叫做零碳的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不仅自己要脱碳,要建成一个深度低碳的电力系统,助力全社会在用电侧要实现电能替代。

  在碳达峰阶段(目前-2030年)要大力推进电能替代,推动建筑领域、交通领域的电气化水平。在能源供给侧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煤电还要需要增容、扩量、降比重。他提出,煤电容量要增加,电量要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煤电要从提供主体逐渐向灵活调节的能力来转变。希望,在十五五期间新增的用电需求,80%由清洁能源来满足,即煤电增量在20%以内,也避免煤电系统的减碳的压力过大。

  在2031-2050年阶段,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大幅调整,如铝、钢等建材。高耗能产业也趋向于减少,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根据预测,该阶段增速将以1%~2%提升,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6万亿—19万亿。未来,新增电力需求不再依靠化石能源,电力增长依靠新能源提供,同时新能源要替代煤电发电。

  在2051-2060年碳中和阶段,电量不会发生大幅增加,将实现高度电气化的社会,达到70%左右。全社会实现70%电气化,10%氢能,20%的化石能源。

  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问题上:一方面,取决于于技术发展的程度。新型电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资源技术经济耦合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批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技术。构建一个成本构建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技术经济比较和竞争,其中科技是主导力量也是核心。另一方面,传统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市场设计理论,也不再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的理论基础和交易的规则也需要重构。

  并提出在沿海地区优先布局核电,替代煤电;提高煤电的灵活性、煤电掺烧技术改造、煤电CCUS技术;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配电网以确保大电网故障后,配电网可以提供主动支撑;发展总量充裕、结构合理、成本最优的储能系统;推进再电气化,清洁能源发展与终端用能相互促进等等多种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向和发展技术。

  部分演讲PPT见下: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