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世界首个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超高压柔直工程

作者:关沛 曹浪恒 来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1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项目。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为深远海绿电大规模送出提供“新解法”。

“新解法”:海上风电“直”送负荷中心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逐渐向深远海挺进,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凭借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控制灵活等优点,成为了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大规模送出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山岛海上风电场一至四项目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近海深水区海域,总规划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海缆输电距离约115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容量、远距离”。

  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1回115公里500千伏直流海底电缆送至陆上海缆转架空终端站,再通过约180公里直流架空线接入受端±500千伏江门古劳换流站,把三山岛海上风电场一至四项目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

  与常规海上风电项目送出方案不同,该项目不仅在海上部分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风电登陆后,陆上电能传输还将继续采用直流输电技术——以直流架空线方式将清洁电能直接送至大湾区负荷中心。

  “风电登陆后,以往常常依赖‘登陆点换流站+交流架空线’方式实现陆上电能传输,所占陆上走廊容量约3000兆瓦/回;如果将大规模电能汇集后,通过直流架空线直送负荷中心,其输送容量可达10000兆瓦/回,陆上走廊将节省70%。”

  海上和陆上部分均采用直流输电技术,可实现海陆高效协同,不仅可节约大量海底路由、沿海土地资源和陆上输电走廊,还将有效缓解负荷中心地区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作为世界首个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项目将创新采用多项世界或国内首创技术,对大规模、深远海域海上风电集约开发和送出,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广东院将发挥在海上风电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用设计创新力量提升工程品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三山岛项目建设,为推动海上风电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超高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