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作者:喻思南 孙熙然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有何新趋势,怎样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题会议上,与会院士专家展开了讨论。

  会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介绍了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在人工智能共性技术方面,包括小数据和优质数据、人机对齐、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和伦理监督模型、可解释性模型;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方面,包括规模定律、全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具身智能方面,包括具身小脑模型、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包括世界模拟器。

  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百度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认为,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将会带来更强的能力;大语言模型仍有提升空间,多模态统一大模型会越来越实用;智能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将促进大模型应用爆发。

  “人工智能充满潜力。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还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和发展。”乔红说。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需要进一步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

  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透明可信很重要。“在保障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可解释性,有助于减少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增强用户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度,并促进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乔红说,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一个具有高可解释性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能够让医生更容易理解判断依据。

  随着应用深入,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应对人工智能潜在的伦理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从理论层面保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安全可控;另一方面,在可解释和自动化评估方面,可通过外部监测保障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

  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离不开国际合作。“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更安全、更可靠、更可信,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说。

分享到:

关键字:人工智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