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碳足迹与ESG 返回

江苏又一地电源总装机突破千万千瓦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苏电牛思 发布时间:2024-11-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0月31日,随着巨石新能源(淮安)风电项目正式并网投运,江苏淮安地区电源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1007.6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625.6万千瓦,占比达62.09%,位居全省第四。

图片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淮安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装机规模及占比不断提高,电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在625.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中,风电装机245万千瓦、光伏装机360万千瓦,是“十三五”期间装机的4.12倍,实现了快速增长。

  这些增长都离不开淮安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淮安又如何用好大自然的馈赠?

  风光无限,绿电从中来

  10台0.5万千瓦的低风速、大叶片发电机组,如巨人般矗立在淮安市盱眙县古桑片区,一个转圈便将风转化为电,输送到千家万户。

  淮安盱眙县西南部为千里大别山余脉,北部为烟波浩渺的洪泽湖,风力资源优势明显。

  依托自然禀赋,2013年,盱眙龙源风电4.95万千瓦风机率先并网运行,拉开淮安地区风电发展的序幕。这批风机每年可发电1.28亿千瓦时,减少燃煤消耗3.7万吨。

  10年来,淮安已先后并网风电项目31个,装机规模达245万千瓦。

  淮安也是太阳能资源富集之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50~1400千瓦时/平方米。

  光伏建在哪?淮安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为发展光伏提供了良好条件。

  此外,随着时代发展,淮安也结合当地农渔业拓宽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场景——如今,你可以在淮安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光伏板卖力发电,水下则种植了芡实,再轮番养殖鱼虾及家禽,一处水面五个用处。

  截至10月份,淮安光伏总装机360.19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为267.32万千瓦。

  消纳、送出“齐头并进”

  “靠天吃饭”的新能源具有波动性等特性,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受气候条件和天气变化影响显著,会造成就地平衡能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

  以问题为抓手,国网淮安供电公司自主研发了区域新能源毫秒级功率控制系统和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

  前者通过检测电压变化为电网调度快速提供控制策略,使用以来并网点电压波动率平均降低5.84个百分点;后者将屋顶上的光伏资源和电网资源“一网打尽”,帮助电网的投资规划变得更科学,使用以来淮安地区分布式光伏整体开发效率提升30%。

图片

分布式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页面

  淮安区县新能源装机容量为349.29万千瓦,占全市55.8%。针对区县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较高这一现状,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在国网江苏电力“铸能”服务团队的指导下,以新能源装机达144万千瓦、渗透率超300%的金湖县为试验田,着手打造县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今年5月,乡村电气化展训基地在金湖建成投运,基地安装容量92.44千瓦屋顶光伏,配有200千瓦时的储能设备、一台60千瓦V2G充电桩,搭载“智慧微网能源e+”平台。

  通过“智慧平台+光伏+储能+充电+智能微网”一体化技术路线,基地成为具备独立运行能力、可参与聚合响应的“源网荷储”样板工程。

  向本地要消纳,向全省送绿能。

  在江苏,风光等新能源集中于长江以北地区,而长江南岸用电需求更大,电力生产与负荷消纳呈逆向分布。“北电南送”就成了拉动苏南制造业用电和苏北清洁能源建设规模双提升的必要之举。

  但江苏土地资源紧张,新建“北电南送”的跨江输电通道越来越困难。

  为让新能源有“路”可走、“乘风”出市。国内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示范工程——江苏扬州-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二期工程在淮安市淮安区开工。

  该工程依托直流输电比同样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输送功率更大、电损更小的优势,充分利用已有五峰山交改直工程的“电力快速通道”,实现不占用新土地、却输送更多能源,助力苏北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据悉,于今年4月投运的扬镇直流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南”送电超22亿千瓦时,为江苏今夏用电提供了坚强保障。

 提升服务水平,赋能绿色未来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创新。

  当前,光伏产业中,淮安上游已建成25GW切片生产线,中游现有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新源太阳能等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和项目。风电装备产业中,现有南高齿、大通机电、双环齿轮等上中游生产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中,现有理士电池、天鹏锂能、骏盛新能源等电池生产企业。

  为把握地方发展跨越赶超、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有利机遇,国网淮安供电公司聚焦产业项目高质量用电需求,统筹全要素发力,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

  7月26日,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第二条年产10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点火。

  自项目签约以来,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围绕服务重大产业项目“早落地 快建设”各项需求,成立“1+N”联合服务专班,简化办电流程,从企业业扩技术指导、能效诊断规划和用电分析等角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切实缩短用户办电时长,提高办电质效。

  项目为王,环境是金。

  为更好保障重大项目早接电、早投产、早达效,今年3月,国网淮安供电公司推出“淮上心”服务品牌,现场为重要用户发放“淮上心”VIP服务卡,为这些企业提供变电站安全体检、市场化交易专属服务等8项增值服务,同时定期上门了解企业用电需求,消除企业安全生产用电隐患,全力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优质用电体验。

  从新能源装机占比的不断突破,我们看见淮安向绿发展的拼搏身影,也许用电的你感觉不到这一突破的区别,但在向前的长河中,我们相信努力的意义会被看见。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