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以能源“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作者:马志强 李容刚 寇自阳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金秋时节的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呈现出一片海鸥翔飞,海浪翻卷的景象。驱车一路向南,行至田湾跨海大桥上,又是别样的工业风:田湾核电站在运及在建的8台机组一字排开,另一侧比肩接踵的光伏板在海面上铺展开来。再往南,灌云灌河口海域,数十台风电机组的叶片随风转动……

  山海相拥的连云港,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核、风、光、火等多元能源的地方。这里是长三角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送出,以能源“含绿量”助力长三角提升发展“含金量”。

  加速布局新能源项目

  目前,田湾核电站在运6台机组,总装机达660.8万千瓦,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同时,连云港一批重点新能源项目已经落地。

  在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现场,一根根管桩在海水中扎根,一块块光伏板在海面上铺展。该项目于5月19日正式开工建设,是我国在建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并实现了田湾核电站温排水用海的立体和复合利用。并网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量约22.34亿千瓦时。

  2021年7月,华能灌云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并网,成为全国首个旋转流潮汐海域风电项目。加上华电灌云10万千瓦风电等14个项目,连云港风电总装机达111万千瓦。

  为了保障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连云港积极布局储能项目。2024年上半年,中核田湾20万千瓦、华电灌云20万千瓦、箕星连云港经开区4.8万千瓦等3个新型储能项目并网,为江苏电网平稳度夏提供了灵活“调节器”。着眼未来,江苏国信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也已获批。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年底前竣工投产。  

  连云港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资源禀赋,历经厚积薄发,结出累累硕果,正加速崛起成为长三角清洁能源供应重要基地。预计到2027年,连云港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装机迈入“双千”规模,即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核电装机接近1000万千瓦。

  优化主网网架结构

  连云港是典型的电力输出型城市。数据显示,2023年,连云港全市总发电量720亿千瓦时。同时,全社会用电量为319亿千瓦时,仅占当年发电量的44.3%。同时,清洁能源发电达565亿千瓦时,占全省清洁能源发电总量的36.68%。

  近年来,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和消纳,也考验着电网的韧性。以赣榆地区为例,截至2024年9月,分布式光伏总容量达98.34万千瓦。位于赣榆西部的220千伏古槐变电站由于接入大量农村地区负荷,有时会出现线路反向负载率严重超载现象。

  “光伏发电当地消纳不了,导致出现反向供电情况,甚至有时反向供电超过了古槐站的承载力。”连云港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王博介绍,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试点研发了一套程控系统。启动该系统,仅用数秒就能将部分光伏发电上网电量转移至相邻的220千伏申城变电站,使古槐站负载率降至安全范围。

  当前,连云港供电公司正动态优化主网网架结构,已规划500千伏艾塘变电站扩建、500千伏沂阳输变电等工程,同时持续优化配网网架。

  2024年7月,连云港供电公司在东海县青松岭旅游度假区,建成全省首个“光储充+双蓄能”应用场景,并运用数字化用能管理系统,有效提升景区智慧化用能水平。8月,连云港至国信新海发电公司绿电交通示范线路启用,一期投用30辆换电重卡,承接每年150万吨的煤炭运输任务。每辆换电重卡每年可减少柴油消耗2.3万升,节省综合能耗成本约10%~20%。连云港推动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的探索实践,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