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国网上海电科院牵头的“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平台”顺利通过验收

作者:张亨伟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1-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由国网上海电科院牵头的“零碳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平台”顺利通过上海市信息中心的项目验收。

  据悉,该项目立项于2022年,通过开发基于图深度学习网络的AI引擎,实现能源消费、碳排放、碳减排、公众碳排放等数据的全融合,对碳排放、碳减排进行“全景画像”,最终打造一个可测量、可测算、可测评、可推广的零碳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项目成果在促进减排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体现出了示范引领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社会智慧低碳高效发展,为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上海范式”。

  其实,自2020年上海电科院就瞄准上海特大城市低碳绿色发展需求,着力研究打造更加经济、智慧、低碳、节能的“碳中和”园区。针对“能耗排行榜”上前几名的用电设备,园区均制订了既有效又经济的节能方案。例如,车库采用红外感应联动控制,平时只开启25%的灯具作为基础照明,感应到人、车经过时,剩余75%的灯具动态开启再适时关闭。此举可使车库每年节省照明用电4.8万千瓦时。一系列精准节能举措,让园区的单位建筑面积非供暖能耗降至4.1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均远低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标准引导值。

  对于必不可少的能源消耗,园区通过“绿电替代”进一步降碳:光伏发电、风电系统、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备一应俱全。园区还以30个交流充电桩为对象,创新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模式,以有序充电控制策略实现充电智能管控,进一步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每年通过绿色电能替代减少的碳排放量达60吨。新能源供给几乎是“碳中和”园区建设的“必选动作”。目前园区内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为55千瓦。

  通过建筑改造、设备改造、新能源发电、电能替代、能量管理、绿植碳汇等方式,上海电科院邯郸路园区2021年累计降碳200余吨。同年8月,上海电科院邯郸路办公园区获得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颁发的年度“碳中和”证书。通过“碳中和”园区示范建设,上海电科院在人才培养上也同步发力。从2021年5月开始,上海电科院有30多人陆续取得了碳交易员、碳核查员、温室气体核查员等资格证书。上海电科院已经培养出一支专业的碳核查队伍,具备了承接碳核查业务的能力。2021年12月,上海电科院把探索“碳中和”园区建设、标准体系和数字化平台的成果提炼形成典型经验,获得了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上海电科院牵头编写的《区域配电网碳排放核查规范》通过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审核。该标准填补了配电领域碳排放量核算空白,可助力提升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电网企业对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端电力碳排放的研究水平。

  如今,上海电科院相关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参与北外滩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研究,探索区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最优解”,提出北外滩智慧减碳虚拟电厂规划,同时参与虹口区重大工程团建联盟,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推进上海低碳城市建设。


分享到:

关键字:双碳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