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前新能源渗透率持续增加,电力系统峰谷差率逐年增大,电力平衡压力较大,抽水蓄能电站以其良好的功率调节性能,受到大家重视。
1.功能定位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尤其是在应对新能源大发时段、电力尖峰时段的电力平衡具有突出优点。相比较电化学储能而言,抽水蓄能电站的抽发时长较大,一般可达4小时,且电力输出稳定,抽水蓄能电站本身是发电机,可参与调相运行,在电力系统稳定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建设十分依赖地理位置,施工建设难度高于新型储能,总体看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源是有限的,毕竟可供开发利用的站址是有限的。
2.规划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调节性电源,而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前可选择的电源之一。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 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投产总规模 1.2 亿千瓦左右;到2035 年,形成满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规模发展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
国家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国能综通新能〔2023〕47号文指出前一段时间抽水蓄能电站存在项目申报过热问题,鼓励根据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需要有序建设。
3.调度运用
抽水蓄能电站本身不增加电力供应,甚至消纳电能,其作用主要是提供调节服务。抽水蓄能电站存在两个应用场景,一是在新能源大发时段抽水,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二是在电力尖峰负荷时段发电,保障用户用电需求。抽水蓄能电站的调节大多是有功功率调节,可探索无功调节,拓宽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