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移动式储能 返回

移动储能充电机器人应用落地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车主到充电站找不到空位的苦恼有望得以改善。近期,广州、佛山等城市部分高速公路的充电站开始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改变了传统的“车找桩”充电模式,“按需移动”高效率为排队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移动充电机器人可灵活应对“潮汐充电”

日前,蚕丛机器人派遣数十辆移动充电机器人进驻广州、佛山等城市的28个高速服务区,与常规充电设备一起服务,减轻车主排队充电的压力。据蚕丛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移动充电机器人“满电情况下可以服务2~3辆新能源车,相当于补充一辆新能源汽车行驶超800千米的里程续航”。

易加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晓峰表示,相较于固定充电桩,移动充电机器人不占用特定场地,投入资源较少。此外,还能够灵活应对“潮汐充电”情景,在需求高峰时提供更多的充电服务,而在需求低谷时可以转移到其他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充电资源的利用效率。

借助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智能化”特性,还有望实现“无感充电”。远景零碳智能充电产品团队负责人表示,“结合车联网技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新能源车的电量状况,并进行智能规划和下单,为车辆充电,实现全程‘无感充电’体验”。

移动充电车市场规模将达数百亿元

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全球移动充电车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作为一种全新的补能方式,宁德时代、远景科技、国轩高科等储能企业,大众、一汽红旗等整车厂均进行了相关的布局。

除了地面跑的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正在探索多样化的全新补能方式。今年1月,由广东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投建运营的南方区域首个共享充电站,正式落地广州国际生物岛。通过悬挂式充电桩设备,机器人会就近搬运一台空闲充电桩移动到电动汽车后上方,车主取下充电枪,即可为电动汽车充电。

业内观察

仍需解决生产运营成本高的难题

不过,移动充电机器人目前还存在生产、运营成本高的难题,充电服务费也一般较贵。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台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单价在20万元以上,是充电桩价格的四到五倍。移动充电机器人的盈利模式还依赖于售卖峰谷电价的差价来实现。“没有峰谷价差的地区,利润空间会有所缩小。”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此外,作为一项新兴技术,移动充电机器人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规模化应用。“技术的成熟度与商业模式,还需要找到一个比较成熟、可持续的方式。”上述业内人士说道。

分享到:

关键字:移动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