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祖国版图的西北角,是166万平方千米的大美新疆。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新疆的发展与能源开发密不可分。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立足新疆发展定位和能源资源优势,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电能。
筑牢坚强网架
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11月13日,在距离于田县52千米处的戈壁滩上,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在开展导地线展放等工作。南疆地区新能源储量大、品质优、开发条件好,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的新型电力系统地区级示范区之一。该工程是750千伏环塔里木盆地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2025年建成投运,为当地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提供网架支撑。
新疆作为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在我国能源发展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新疆全面布局风光产业链,将昔日的茫茫戈壁变成了今天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风水宝地”。截至今年9月底,新疆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62亿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近五成。
为了让新能源电量有“路”可走、“乘风”出疆,国网新疆电力不断加强核心骨干网架和外送通道建设,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
从2010年起,国网新疆电力以平均每年投运2座超高压变电站的速度,逐步建成覆盖新疆各地州市的750千伏主网架格局。目前,新疆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28座,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1.03万千米。新疆电网成为全国750千伏变电站最多、750千伏线路最长的省级电网,全疆资源优势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作为“西电东送”的送电端,新疆建成“两交两直”4条外送通道,外送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每年有超过300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被输送到21个省份,外送电量从2010年的3亿千瓦时增长至2023年的1262亿千瓦时。自2010年“疆电外送”工程实施以来,新疆外送电量累计超过800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到近三成。
当前,新疆第5条特高压输电通道——±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运。届时,新疆电网外送能力将提升至33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电量占总外送电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近三成提升到五成,新疆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当好“先行官”
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10月21日,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员工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向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月代理购电电价政策,并了解园区生产经营用电需求,为中欧班列的畅通运行做好服务保障。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正成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始发班列已增加至21条。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经过两次扩建,已具备每日20列以上发运能力。为满足发运量节节攀升的用电需求,2023年10月,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为陆港区新增4台2500千伏安、1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及相关高低压配电设备。同时,该公司组建快速响应柔性团队,及时掌握园区内综合保税区企业的增供扩产用电需求,并提供综合能效诊断等个性化服务,帮助客户节省用电成本。
位于青河县的塔克什肯口岸是我国与蒙古国开展贸易的陆路口岸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向西的重要通道。从2009年9月开始,国网新疆电力先后在清河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建设2项35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向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阿勒泰县、布尔干县、乌音齐县)2.1万户居民供电。随着蒙古国科布多省西部三县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加上塔克什肯口岸进出口业务大幅增长,用电需求日益增长。2023年8月,国网新疆电力改造升级电网,建成投运了塔克什肯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截至今年10月底,新疆电网累计向蒙古国供电9195万千瓦时。
国网新疆电力及时跟进口岸建设发展进度,超前开展供电基础设施建设,保障17个一类口岸全部实现大电网延伸供电。该公司安排专人定期巡检相关变电站、铁路供电线路及牵引站内的电力设备,配合开展电力检修和缺陷消除作业,保障口岸物资流通等用电需要;持续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推出“电力看外贸”等大数据产品,增加服务“一带一路”场景,针对国际合作等方面集纳和展示具体用电数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聚焦需求解难题
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马尔洋乡位于塔什库尔干县东南部,因受制于帕米尔高原海拔高、交通不便等因素,在2020年前一直处于孤网运行状态。2019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投入专项资金约5.92亿元,以大电网延伸的方式全面解决包括马尔洋乡的努什敦村和迭村在内的偏远山区11个光伏行政村的缺电问题,2067名边境农牧民告别了“抱着太阳能板找太阳”的日子,开启了电气化生活。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国网新疆电力通过加强电网建设、定点帮扶、公益服务等方式,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017年6月,新疆结束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992个村通上了动力电。2018~2020年,国网新疆电力实施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提前半年完成“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让南疆地区曾经的33个贫困县实现大电网延伸覆盖。该公司还在南疆地区开展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11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长度超6.4万千米,推动各族群众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
在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农网改造升级后,村民开起了全电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生活在疏勒县洋大曼乡的艾则孜·阿布都卡迪尔之前每年一入秋就张罗着买煤,前年,他家装了电采暖,取暖不仅方便、干净,花费还比烧煤便宜了一半多……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给村民生活带来数不清的变化。
国网新疆电力还努力成为精准扶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助推器”。2014年起,国网新疆电力派出1242名员工到新疆78个村(社区)开展驻村工作,累计捐赠资金4030万元,直接帮扶人口10.47万人,先后建成文化广场、爱心教室等一大批援助项目。同时,该公司关注边疆乡村地区青少年成长,打造培育了“红石榴”文化润疆夏令营教育帮扶公益项目。自2019年起,该公司每年举办夏令营活动,先后组织新疆各地219名青少年分赴北京、武汉等地参观学习,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