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南非工程师感慨:中国风电场“令人大开眼界”

作者:乔尼萨伊 马洛莫 李艾译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24-12-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5年来,德斯温·巴森一直担任中国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南非德阿风电项目的运营和维护人员,该风电场位于北开普省德阿镇附近。来自北开普省普里斯卡的巴森得益于中国公司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得以进入茨瓦尼科技大学学习电气工程专业。他说,在龙源电力的项目工作开阔了他的视野。今年,巴森首次有机会前往中国参加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这为他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机遇之门。

  在接受独立在线新闻网采访时,对南非风电场运营情况了如指掌的巴森表示,中国风电场的许多流程相当完善。他说:“中国风力发电场给我留下了全新印象。涡轮机非常庞大,在退潮时近距离观看简直是超现实。更引人注目的是风电场的庞大规模和他们用于监控和维护涡轮机的先进技术。中国风电场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现场交通便利,系统高效。”

  “相比之下,南非的风力发电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虽然我们有一些优秀的项目,但它们的规模往往较小,而且在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时,物流方面的挑战可能更大。中国似乎已经完善了风力发电场的许多流程。”巴森说:“总体而言,南非和中国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中国的风电场在规模、技术和效率方面领先一步。”

  巴森表示,他在中国见证的技术奇迹不仅限于能源供应,还涉及交通运输领域。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感觉棒极了!高铁的速度和效率让我惊叹不已——这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参观海上风电场令我难忘,巨大的涡轮机震撼极了!我还看到了中国如何将沙漠变成光伏发电基地,这真的非常鼓舞人心。总的来说,这里是尖端技术、悠久历史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情好客的结合。我永远不会忘记!”

  巴森说:“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和创新如何塑造未来。参观海上风电场让我看到了可再生能源的潜力,三一集团的人工智能工厂让我意识到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中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努力也让我深受启发,比如用光伏治理沙漠。”

  “最大的感触是中国在尊重传统和拥抱进步之间的平衡。”巴森总结说,这次旅行让他看到了合作、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此次中国之行完全让人大开眼界!”他补充道:“中国之行让我意识到,专注创新就会有所收获。我很高兴能把这些经验带回南非,并思考如何在这里取得类似的进步。”


分享到:

关键字:风光储基地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