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1月5日,2016泰山论坛暨《巴黎协定》实施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互联网+绿色智慧能源——创新发展的微能源网”。研讨会适逢《巴黎协定》11月4日正式生效,与会嘉宾就如何发展绿色能源?如何发展能源微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嘉宾合影
专家学者聚焦《巴黎协定》
据悉,《巴黎协定》于11月4日正式生效,已有74个国家正式批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58.82%。《巴黎协定》事关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安排,它的生效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步,同时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资环委副主任解振华
作为巴黎气候协定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资环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巴黎协定》的实施将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将其付诸实践也会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侯变化工作,“十二五”以来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机遇,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采取强有力政策行动,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推动应对气侯变化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截止到2016年9月,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现货累计成交量达到1.2亿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超过了32亿元。这些进展彰显了我国以实际行动应对气侯变化的决心”解振华说到,《巴黎协定》生效以后,世界目光将投向“落实行动”,全世界范围内将迎来考验各方能否兑现承诺、积极推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新阶段。
泰山论坛主席,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
泰山论坛主席,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则表示,巴黎协定》实施之际,能源革命既需要技术革命又需要体系革命,其中能源体系革命必须从中介体系入手,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能源问题,同时也要创造性地落实供给侧改革。他表示,从微电网层面来看,贯彻这个方针,一定要有创造性,一定要把消费和供给结合起来考虑,特别要考虑到消费者巨大的反作用。
微能源网有利于保障能源供应同时保护环境
华北电力大学输配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能源专家咨询组成员张建华
华北电力大学输配电系统研究所所长、国家973计划能源专家咨询组成员张建华在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产业结构和能源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微能源网,并逐步过渡到能源互联网。他表示,微能源网和传统电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微能源网可以对分布式能源进行就地消化、就地平衡,同时也可以和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因此微电网内部的控制和相关保护技术,和大电网相比有一些相应的区别。
据石军介绍,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专门印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充分肯定了微能源网建设的重要意义,清晰明确了示范项目建设的目的、原则和内容,并提出了微能源网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办法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指导和支持微能源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工业与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智慧能源简称为“能源互联网”。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确定把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作为构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任务,并在全国征集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和典型创新模式试点。各级政府和企业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目前上报的试点方案已达1000多个。
另外,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年会同期召开,年会宣布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最终确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技术标准委员会、投融资委员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同时,年会还宣布了各委员会主任人员名单,并举行了联盟专业委员会授牌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