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及光伏发电并网的有关意见》,并公布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相关标准。要点如下:
(1)总装机容量300千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要求项目业主开展接入系统设计,由地(市)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根据项目业主提交的项目资料,研究制定接入系统方案。总装机容量300千瓦及以上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由地(市)公司展接入系统设计。
(2)针对单个并网点装机容量在6兆瓦以下,且接入电压在10千伏以下的光伏项目,将减免包括调试、检测等在内的服务费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投资将由国家电网负责,即免去接入费。分布式光伏发电不要求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
(3)分布式光伏发电应具备防孤岛保护功能, 并网不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装设防逆流保护装置。
(4)分布式光伏发电应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要求, 实时采集并网运行信息, 主要包括并网点开关状态、 并网点电压和电流、 光伏发电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光伏发电量等, 并上传至相关电网调度部门。
(5)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点应安装易操作、 可闭锁、 具有明显开断点、 带接地功能、 可开断故障电流的开断设备。
今后推广分布式发电与微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二是如何降低成本,三是采用何种运营模式,四是如何提高与配电网的协调控制能力,五是遵循相关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研究与制定进展
为了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需要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接入点、保护方式及电能质量方面做出严格的技术规定。目前国内外并没有专门面向微网的技术标准。
目前分布式发电方面的国际标准主要有,G59/1标准:英国电力协会于1991年发布,《嵌入式发电并入地区配电网的推荐技术标准》;IEEE Std.1547标准:IEEE于2003年发布,《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标准》;IEEE929标准:2000,光伏系统接口建议;IEEE242标准:1986,工商业电力系统保护协调建议;IEEE519标准,1992,电力系统谐波控制建议;IEC61850标准,升级版;IEC1727标准,光伏系统接口特性;IEC61400-21:风机电能质量特性评估;IEC255标准:1977,继电器绝缘测试规范。
目前,IEEE Std.1547标准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形成系列标准。IEEE早期的P1547标准要求所有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在电网停电期间自动快速隔离。2011年7月颁布了P1547.4,其最大特点是不仅规定了孤岛安全协议,还颁布了无功功率地方标准,使微网可以出售辅助服务给配电公司。IEEE还颁布了P1547.5(关于大于10MVA的电力源与输电网互联的指南),P1547.6(关于微网与电力供应分布式二级网络互联的操作规程,P1547.7(关于分布式能源互联对配网影响研究指南草案,P1547.8(关于对IEEE1547标准扩大应用实施的补充方法和步骤的推荐性建议)等标准,将对微网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