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自2010年起,商业性微电网的工程标准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将在未来5年内推动微电网技术成本下降,使微电网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增长更快,预计增长将一直延续到2017年以后。目前已经可以预见,2014、2015年我国将大力推广微电网建设,且商业微电网未来发展趋势最快。”中国电科院配电所专家侯义明在6月2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智能微电网分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部分微电网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启动,正在做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技术协议的行业标准。
业内专家表示,微电网与大电网之间的快速隔离、并网状态与孤网状态的无缝切换,以及微电网内部稳定控制仍是微电网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随着技术成熟、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储能产业发展,以及未来化石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微电网将得到爆发式增长,未来市场有望达到千亿。
开启分布式电源新时代
如果将智能电网比作电力系统的主要经脉,那微电网则相当于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大量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微电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电源多为容量较小的分布式电源,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电池、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超级电容、飞轮及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它们接在用户侧,具有成本低、电压低、污染小等特点。
“微电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一环,其形成与发展绝不是对传统集中式、大规模电网的革命与挑战,而是对大电网的有益补充,是实现未来智能电网高效、环保、优质供电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十二五’智能电网规划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北变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宏告诉记者。
一方面由于再生能源为间歇性能源,大量的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将造成电压浮动的问题,影响区域电网供电稳定性,而微电网具稳定电压及频率功能,可有效引入再生能源进入电网,提升区域电网再生能源使用率;另一方面,微电网具有尖峰用电调节作用,可降低尖峰用电的系统设备需求规格及成本。
换言之,微电网最大的特点是其既可以并入大电网,又可以作为独立电网运行,可以有效提高电网的抗灾害打击能力,保证网内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也可有效实现电力供应和消费的优质匹配,优化电力资源网内分配。另外,还可有效解决风、光等清洁能源并网问题。
未来5年进入高速成长期
“截至去年8月,国内已开展的微电网试点项目有16个。其中国网公司系统开展了12个微电网项目试点,6个已建成,6个处于在建阶段。”侯义明介绍说。 近三年,微电网开始逐渐走到政策前台,国家能源局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0个微电网示范工程,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性政策,自下而上推动力越来越显著。2012年陆续有一批重大示范工程获批,预期未来各地会有更多政府或企业主导的项目上马,微电网在国内的市场前景将非常广阔。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微电网市场有望在未来5年迎来高速成长期。从全球来看,目前微电网主要处于实验和示范阶段,但从过去5年来看,微电网的技术推广已经度过幼稚期,市场规模稳步成长。未来5到10年,微电网的市场规模、地区分布和应用场所分布都将会发生显著变化。
事实上,微电网的发展依旧面临诸多问题。“一是技术成熟度还有待提高,二是如何降低成本,三是采用何种运营模式,四是如何提高与配电网的协调控制能力,五是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研究所副所长苏剑看来,今后推广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微电网发展缺乏国家层面统一标准规划,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微电网未来发展的最大障碍。”杜宏告诉记者,目前在国家政策层面,包括微电网接入、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等环节,都缺乏相应的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更重要的是,关于微电网建设、运营模式,政府相关政策尚不清晰,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给微电网以名分,进一步推动微电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