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哈密南换流站位于新疆哈密市以南的戈壁滩中,处于“百里风区”边沿,周边无植被,紫外线强,沙尘暴频繁。自2012年6月20日开工以来,哈密南换流站经历有记载的40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26天、5级以上大风天气43天、沙尘暴天气32天。所以,防沙、防冻是哈密南换流站750千伏区域安全管理的重点。为此,国网直流公司编制了加强在建工程冬季施工安全质量20条措施,并开展冬季施工专项检查,组织哈密南换流站各参建单位开展防突发性大风、沙尘暴应急演练。业主项目部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做到提前预警,超前防范,组织施工单位编制了750千伏区域构架吊装专项安全控制措施,特别安排了对作业机械进行保温的相关措施。
2012年12月,哈密地区迎来35年未遇的极寒天气,气温降至零下27摄氏度。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冬季施工措施,防寒、防冻措施到位,业主项目部和监理安全专责每天最少检查一次,防止低温、大风和冰冻等情况导致设备失灵和损坏。2013年农历春节过后,戈壁上的黄沙伴着春季的大风频频来袭,业主项目部接到气象组发布的大风蓝色预警后,及时启动大风应急预案。各施工项目部严格做好各项预控措施,停止一切高空作业,同时做好站内加工棚紧固措施及临建脚手架的防倾倒工作,对正在安装的设备做好成品保护。纵然狂风呼啸、黄沙满天,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有条不紊的施工景象。
重质量 严格管控出精品
2013年6月,哈密南换流站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变电工程质量管理流动红旗”。位于哈密南换流站内的750千伏区域建设质量是哈密南换流站建设质量的重要体现。为此,国网直流公司从强化物资、质量管控,提升施工工艺入手,保证了750千伏区域工程质量。
750千伏区域一次主设备共计11台800千伏罐式断路器、24台800千伏隔离开关及4台750千伏高压并联电抗器。所以,该区域设备安装、带电调试计划工期紧、任务重。国网直流公司严格开展监造管理,针对800千伏罐式断路器出厂试验出现的绝缘子放电情况,及时向供应商下发监造联系单,要求驻厂监造人员24小时跟踪出厂试验情况。同时开展延伸监造,及时协调解决了复合绝缘子、套管到货及质量问题。该公司还督促厂家配合现场施工单位的安装方案,增派技术人员,满足现场要求,保证了750千伏各组部件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保进度 打响土建攻坚战
2013年农历春节后,哈密南换流站迎来土建施工高峰期,电气安装施工也陆续展开。为此,国网直流公司掀起“奋战70天,确保6月直流区域土建全交安,750千伏区域带电”的攻坚战。在活动动员会上,业主项目部经理刘良军说:“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是我们管理创新、效率提升的机遇。”
针对750千伏区域大范围交叉作业,业主项目部深入分析并采取控制措施,重点考虑物资到货、春季多风沙等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将土建计划分解量化到每一天,并进行每周动态滚动修正,对750千伏区域实行分片、分区交安,并及时调整现场人力、机械、工具安排,做好施工进度保障和服务支撑。
“我们将施工人员从60人增加到180人。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增加1个吊装作业班组。另外,大吨位吊车、工器具、组装机械和转运机械的人手也都相应地增加了。”750千伏区域电气施工负责人邹瑛涛说。
于是,750千伏区域的建设日新月异。今年3月,高抗防火墙全部浇筑完成,750千伏断路器基础交安,750千伏区域所有高跨软母线架设安装完成,换流站调试工作拉开序幕;4月,高抗及防火墙交安,场地封闭施工开始;5月,750千伏区域电气一、二次施工完成,投运部分分系统调试完成;6月8日,哈密南换流站750千伏交流场正式带电试运行。
强管理 大胆创新出成效
工程开工以来,哈密南换流站参建单位通过创新管理,丰富了工程管理模式,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管理创效、技术创新的良好工作机制。
在业主项目部会议室,劳动竞赛活动展示区域每月公布竞赛评比结果,交流建设经验、树立先进典型,督促各项目部不断改进工作,实现安全、质量、造价、管理各项指标。
劳模创新工作室展示区域则展示了工作室工作计划、重点管理、科技创新课题。2013年年初,国网直流公司成立了以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模刘良军同志命名的工作室。该工作室依托哈密南换流站工程,围绕工程建设、技能人才培养、管理及技术创新等重点,积极组织开展难点攻关、课题研究、技术交流和管理培训等,为推动哈密南换流站工程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平台。在工程建设期间,刘良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形成了《砖砌体冬季施工工艺标准研究》《统一的企业文化在业主项目部的落地实践》等论文成果7项,其中,“大模板整体浇筑施工工艺在阀厅防火墙中的应用”和“建筑物维护结构防风沙工艺创新”已成功应用于哈密南换流站工程,有力促进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