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特高压进入加快推广应用新阶段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3-04-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浙北—福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启动;皖电东送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完成长江、淮河大跨越架线施工;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完成黄河大跨越架线施工;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稳步推进……随着业界对特高压的争议声日渐降低,特高压尤其是特高压交流项目不断取得新进展,意味着未来我国特高压建设、交货将有望实现常态化。

  特高压交流技术日渐成熟

  创新实践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浙福特高压是我国开建的第三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其中,首条特高压交流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投运四年多,实现了华中、华北两大电网间的大功率水火电互济,并经受了冰冻、雷击、暴雨、大风、高温等各种气象条件的考验,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的交流输电工程。

  我国第二条特高压交流工程——皖电东送淮南—浙北—上海工程,正按计划有序建设。该工程是我国首个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线路全长656公里,全线同塔双回路架设,全部采用钢管塔。工程于2011年9月获得国家核准,计划2013年10月建成投产。目前,工程变电站土建主体施工和构架组立完成,全面开始电气设备安装;线路工程基础完成,组塔完成70%以上,开始架线施工。

  与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相比,浙福特高压、皖电东送工程都是在华东电网范围内打破了省际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国网相关人士介绍:“可以说,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在‘无标准、无经验、无设备’的背景下,实现了从发展战略、电网技术、电工装备、工程建设到安全运行的全方位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不仅全面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还全面实现了特高压交流设备自主研发制造、全面建立了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体系。”

  上海、浙江将形成

  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此前介绍:“交流具有网络功能,可以灵活地汇集、输送和分配电力,是电网构建和安全运行的基础;直流主要是输电,在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经济优势。特高压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科学搭配,才能使电力运输高效、经济、稳定。”

  目前溪浙特高压正有序推进,该工程起于四川宜宾双龙换流站,止于浙江金华换流站,预计将于2014年投产。近日,浙江省电力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同样正在建设皖电东送工程起于淮南变电站,止于沪西变电站,中途在皖南变电站和浙北变电站有落点。此次开工的浙福特高压将新建浙中、浙南和福州变电站,扩建浙北变电站。也就是说,皖电东送工程和浙福特高压都将经过浙北变电站,未来浙江将形成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同时,2010年7月投运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宜宾复龙换流站,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因此,随着皖电东送工程将于今年10月投产,上海也将形成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

  据了解,2013年国网的特高压投资比2012年翻倍,达520亿元,计划核准并开工建设“四交三直”7条特高压线路,包括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雅安—武汉、蒙西—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和宁东—浙江、锡盟—泰州、蒙西—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

  此外,2013年,国网还将确保哈郑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溪浙特高压直流工程全线架通;在特高压交流工程方面,将加快开展锡盟—南京、晋东南—徐州、靖边—潍坊、武汉—皖南工程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年内获核准,并提前开展南阳—淮南、张北—南昌工程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在取得路条后尽快报核准。可以说,特高压输电技术正进入加快推广应用的新阶段。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推广 应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