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日峰十分关注湖北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问题”。他认为,湖北省既不靠海,又远离北方煤炭主产区,98%的发电用煤需要从外省购入。铁路几乎成为电煤运输的唯一渠道,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用电负荷持续增长,对电煤需求量不断增大,电煤需求与电煤采购难、运输压力大的矛盾仍然存在。
“湖北省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煤炭储量不足全国的1%;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占全国的0.8%;天然气地质储量仅占全国的1.2%;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且大型水电按国家统一计划大量外送其他省份。”毛日峰说,湖北省能源消费远大于能源生产,是能源净调入地区,且能源产消差不断扩大,能源对区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供需矛盾突出。
未来五年,湖北省将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等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湖北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预计2015年湖北省需接受外区电力最大为900万千瓦,需要大量接受外省电力。
毛日峰认为,湖北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特性,要求电网的发展既要满足大量吸收区外电力资源,又能在丰水期向区外送出三峡等清洁水能资源。“电网电压等级越高、网架结构越强、规模越大,输送和配置资源的能力越强,技术经济优势越明显。”
只有充分发挥湖北电网位于华中电网“中心”的地理、物理优势,加快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优势的特高压电网,在湖北境内形成“十”字形特高压双回路为主的高等级、大容量联络格局,才能满足跨区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毛日峰建议,将发展特高压电网纳入国家电力规划和电网专项规划。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特高压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出台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赔偿、拆迁和民事协调等方面,完善相应政策和标准。国家尽快核准和启动建设向湖北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尽快核准蒙西—武汉±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落实送端电源,更好满足湖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核准蒙西—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长沙交流特高压通道工程,充分发挥内蒙古等地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将火电资源远距离输送到湖北电网负荷中心,减轻湖北电煤的采购、运输压力,拓宽能源输入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湖北用电需求问题。
毛日峰同时建议,在我国西南地区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及西藏水电等大水电电力电量分配方案中,应增加中远期西南水电留湖北的份额,更好满足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