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国家电网连续8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英大网 发布时间:2013-02-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布《国家电网公司2012社会责任报告》。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连续第八年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中指出,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解决了11.53万户无电户、49.37万无电人口通电问题,供电服务水平大力提升。报告中,国家电网也首次对外发布了2013年履责承诺。

  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重要履责实践

  高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特高压电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世界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技术最先进的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一交两直”三项特高压工程的投入运行,开创了世界电网发展新纪元。

  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加快,全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3054亿元,售电量32539亿千瓦时,增长5.2%。国家电网逐步实现从薄弱到坚强、从传统到智能的转变,成为集电能传输、市场交易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格局初步形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世界换流容量最大的高岭直流背靠背扩建工程建成投运。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推进,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玉树与青海主网联网、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等一批工程开工建设。

  全力支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国家电网风电并网容量达到5676千瓦,跃居世界第一,推动我国成为风电第一大国。

  积极消纳光伏能源,出台《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两个意见、一个规定,向社会作出了支持、欢迎、服务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公开承诺,光伏并网容量达到333万千瓦。水电并网容量达到1.68亿千瓦,同比增长41%,四川水电外送首次超过1000万千瓦。

  推动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2012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达6054.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国家电力市场完成交易电量5158.90千瓦时,同比增长15.16%。

  发挥大电网优势,促进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和集约开发,推动“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2012年,特高压交易电量32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38%。

  保障安全可靠供电目标全面实现

  全年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国家电网经营区域城市供电可靠率99.941%,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5.18小时,实现“低于6小时”的承诺,农村年户均停电时间比上年减少6.14小时。城乡停电时间差距缩小4.4小时。

  以“零失误、零事故”的记录,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大、神九发射对接等重大保电任务。启动快速响应,成功应对“苏拉”、“达维”、“海葵”台风,北京“7·21”暴雨,南方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挑战,第一时间恢复电网供电,将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发挥了中央企业的“脊梁”作用。

  优质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

  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打造95598供电服务统一热线和互动网站,服务承诺兑现率达99.998%。2012年底,首次实现快天津、江苏两省市的95598全业务和山西、重庆、辽宁、黑龙江4省市的95598五项业务集中到国家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统一受理。

  努力打造城市“10分钟交费圈”,推进农村用电交费“村村设点”,2012年新增电费代收点122065个,新增自助交费终端和POS机23321台。

  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支撑科学发展

  “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项,也是我国整个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收获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2012年,“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第一批15家单位通过验收。总部分部一体化运作不断深化。地(市)县主多分开平稳完成。直属单位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科研与产业全面分开,装备制造业完成优化重组。204家县供电企业地方产权划转至公司。深入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电网、经营和人力资源等诊断分析取得实效。

  城乡供电一体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区域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每年减少农村居民生活用电支出440多亿元。2012年如期完成11.53万户无电户、49.37万无电人口通电任务。

  实施农网改造全面缩短城乡供电差距,完成农网工程投资807.4亿元,农网供电可靠率99.735%,同比提高0.07个百分点;农网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98.074%,同比提高0.386个百分点。

  负责任地开展海外运营和国际合作

  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成为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与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共同建设完成500千伏跨国输电工程,从俄罗斯向中国黑龙江供电。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在巴西最具影响力的财经类日报《经济价值报》的优秀企业评选中,获得“2012年巴西电力行业最佳公司”称号。

  负责任地运营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NGCP)。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和中美经贸合作论坛、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年会等国际会议,提出构建洲际输电大通道倡议;2012年牵头发起的“需求侧电源接入电网”、“高压直流系统设计导则”、“电动汽车换电站安全性要求”标准提案在IEC获批立项。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成为央企标杆

  2012年,在27家省级电力公司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试点,深入开展“15333”工程。24个省公司和多个地市公司发布了年度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白皮书,占比89%。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835家各级单位、37000余人首次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直接收看收听了2011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经验入选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管理提升系列丛书之一《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辅导手册》,受国资委委托组织起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引”,主持编制《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深入推进公司运营公开透明

  2012年全年召开促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加强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等新闻发布会,主动向公众发布国家电网公司重要决策,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参加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

  出版《中国电力与能源》,首次从电力视角提出“大能源观”,系统阐述了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特高压电网、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等核心观点。



  国家电网公司十年履责之路

  1.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成立。十年来,公司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和使命,创造性地实践了“建设什么样的电网和公司,以及如何建设”等重大课题,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从第46位上升至第7位,“国家电网”跻身世界百强品牌。

  2. 特高压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一交两直”三条特高压线路投入运行,大范围优化能源资源的格局初步形成,“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3. 引领世界智能电网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大大促进我国新能源并网,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光伏发电并网也开始大规模发展。

  4. 电网供电能力全面提高。城市、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分别减少7小时、38小时,线损率降低0.24个百分点,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5. 公司经营管理实现战略转型。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推进组织架构扁平化、关键资源集约化、核心业务专业化,初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精益、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从分散到集约、从传统到现代的战略转型。

  6. 服务社会,保障民生,公司综合价值全面彰显。创造了奥运、世博保电“零事故”纪录,全力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罕见自然灾害。结束新疆“孤网”运行历史,建成“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打造95598供电服务统一热线和互动网站,服务承诺兑现率超过99.9%。累计为149万户、572万无电人口解决用电问题,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7. “走出去”实现跨越发展。从菲律宾到巴西,从葡萄牙到澳大利亚,从俄罗斯到委内瑞拉,国际业务由点到面不断突破,初步实现全球业务的战略布局。

  8.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03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9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行业奖455项,专利拥有量达到16399项,增长了44倍,形成841项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了定位科学、分工明确、产研协同、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创新实力大幅提升,电网技术实现了从引进到输出、从追赶到引领的重大转变。

  9. 依法从严治企保障安全健康发展。完成主辅分离改革,实现了121家辅业单位、845亿元资产和21.8万名职工的整体平稳移交。完成主多分开工作,累计处置多经企业3016户,涉及总资产2877亿元,分流安置从业人员24.2万人。

  10. 员工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员培训率从69%提高到93.5%,全员劳动生产率从15.3万元/人·年提高到55万元/人·年。在中央企业率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

  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2013年、2015年、2020年承诺目标

  2013年履责承诺

  ●杜绝发生大面积停电。

  ●电网投资超过3000亿元。

  ●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5万公里、变电容量2.3亿千伏安,直流线路2210公里、换流容量800万千瓦。

  ●建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示范工程,安装智能电表超过3000万只。

  ●投运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工程、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新疆与西北联网第二通道、玉树与青海主网联网工程。

  ●城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小于5小时/户。

  ●农村年户均停电时间小于20小时/户。

  ●推进城乡各类用电同网同价。

  ●员工志愿服务人次超过70万人次。

  ●员工培训投入不低于2012年水平。

  2015年目标:初步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90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40亿千伏安(千瓦),分别是2010年的1.5倍和1.8倍。

  ●特高压和跨区输电能力达到2.1亿千瓦,保证3.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

  ●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用户用电信息基本实现自动采集,智能电网调控技术全面推广。

  ●资产总额3.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5%。

  ●营业收入2.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67%。

  ●全员劳动生产率80万元/人·年,是2010年的2倍。

  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

  ●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120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55亿千伏安(千瓦),分别是2010年的2倍和2.5倍,电网规模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特高压和跨区输电能力达到4.5亿千瓦,保证5.5亿千瓦清洁能源送出和消纳。

  ●电网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大电网调度运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产总额4.3万亿元,是2010年的2.2倍。

  ●营业收入3.5万亿元,是2010年的2.3倍。

  ●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20万元/人·年,是2010年的3倍。
分享到:

关键字:国家电网 责任 报告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