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01-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会上,“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习近平向项目第一完成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刘振亚颁奖。这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收获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电工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由刘振亚提出并主持实施。项目涉及180项关键课题攻关、9大类40余种关键设备研制,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能力6大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研制成功了全套关键设备。

  来自国内科研、设计、制造、高校等方面近5万人参与了项目的研发和建设,项目完成单位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等100余家单位。

  刘振亚表示,特高压的成功,是从发展战略、电网技术、电工装备、工程建设到安  全运行的全方位突破。发展特高压,我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付出的是劳动和艰辛,实现的是电网事业的价值和意义,创造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赢得的是世界尊重和民族尊严。

  刘振亚认为,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加快发展特高压,实施“一特四大”能源发展战略,是实现能源和电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解决目前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发挥电网在转变能源和电力发展方式、促进全国范围能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保障能源安全、经济、高效、绿色开发和利用。

  目前,项目成果已实现工程应用,建成了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线路全长约640千米,投运4年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输送电量277亿千瓦时。扩建工程完工后,截至今年1月10日,累计输送电量已达414.5亿千瓦时,最大输送功率达572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华中地区缺电局面。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交流 输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