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中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机组调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英大网 发布时间:2012-11-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1月4日,当莱州电厂集控室的时钟指向19时38分,热烈的掌声、喝彩声顿时响起,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调试人员欢欣雀跃地迎接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华电国际莱州电厂百万千瓦超超临界#1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运行,正式移交投产。欣慰的笑容荡漾在每一位调试人员的脸上。

  华电莱州电厂是中国首座智能化生态电厂。项目一期2×100 万千瓦级机组由国家发改委核准,是“蓝黄经济区”首座以百万超超临界等级为起步的基地型能源项目。该项目属于“节能、节水、占地少、环保型”的港口大型电站,工程建设计发电煤耗仅为268.5g/kWh,一期工程两台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110 亿千瓦时,可有效填补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电力缺口,有效支撑山东省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莱州电厂也因此被誉为莱州湾一颗闪亮的“明珠”。

  2011年9月30日,山东电科院抽调精兵强将正式入驻莱州电厂。调试人员众志成城,不畏艰辛,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又一次缔造了辉煌,赢得了厂方及各参建单位的高度赞扬。

  “全过程创优是为了达到国优”

  作为国内最先进的高效、节能、环保发电项目,莱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达标投产后要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因此机组从设计到施工,从安装到调试都要严格按照国优标准进行。另外,电厂要求做到精细化调试,这就意味着调试人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把握现场的能力。从一开始,调试人员就严格按照创优标准,制定了详细完整的调试措施,精益求精地开展每一项工作。

  “我们要做到全过程创优是为了达到国优,每一位调试人员以最佳状态发挥出最优水平,尤其总启动阶段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运行前的这段攻坚期,精彩不断,可圈可点,多次得到了电厂嘉奖。”项目调总刘志敏说。

  8月27日,#1机锅炉出现严重偏烧现象,金属壁多次超温,若不解决,将会造成锅炉爆管!调试人员立即召开讨论会,成立了“燃烧调整攻坚小组”,详细分析偏烧原因,仅用1天时间就制定出了多管齐下的解决方案。锅炉专业负责人申旭积极协调人员,大家分工协作,有人仔细观察金属壁温数据,眼睛丝毫不敢离开屏幕,有人赶往现场测试烟温。接下来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调节配风,调节煤粉浓度都需要连夜完成。调试人员四处奔忙,连坐在椅子上稍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连续奋战了3天,直到锅炉恢复正常,参数达标,他们才回宿舍休息。“结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甚至比预期更好,我们嘉奖的不只是专业技术方面的突出表现,还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创优创效。”电厂负责人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AGC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了主汽压力波动大的问题,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够稳定住压力,将无法顺利完成AGC试验,并推迟机组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运转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热工专业调试人员一步也没离开现场,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休息,不断进行各种参数的优化调整工作,以近乎完美的技艺将主汽压力稳定下来,得到了电厂领导及运行人员的高度肯定,受到了电厂的嘉奖。面对各种赞美,热控专业负责人李昌卫却表现得非常冷静:“细节的东西还要继续观察,我们只是尽力做好份内工作而已。”

  “没有挑战,就没有提高”

  “调试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没有挑战就没有提高”,电气专业负责人牟旭涛的这句话道出了此次项目调试的真实状况。从倒送厂用电到吹管,从汽机冲转到发电机并网,从带初负荷到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运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是在这样一群勇士面前,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

  倒送电调试工程中,电气调试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在艰苦的现场环境下,电气专业调试人员总是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解决,先后完成了500kV升压站受电、机组厂用电受电、发变组系统调试等8项调试任务,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调保护的时候,我们细化到各保护的每个逻辑、每个信号、每个出口;查线的时候,控制回路、信号回路、测量回路等的每个端子、每根线,我们都是仔细核对、细查到底,力争做到尽善尽美。”李明说。

  锅炉吹管也是困难重重,制水能力有限、临吹门故障等问题造成多次停炉。调试人员奋战13天,制定了节水方案,对临吹门控制方式进行优化。锅炉专业工程师郭鲁阳说,“吹管一般三五天就能完成,而这次是我们经历过的最漫长和艰辛的一次吹管,但是收获颇丰,高质量的吹管工作为下一阶段调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汽轮机第一次冲转过程中,汽机瓦温高,为避免汽机轴系擀瓦现象,调试人员立即针对问题与厂方领导沟通,并作出明确判断,加班加点,制定出了解决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保证汽轮机顺利冲至3000转。“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解决问题,还有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出现。”汽机专业负责人韩庆华说。

  一项项难题的有效解决,一个个节点的高效完成,见证了调试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迎难而上,敢于担当,他们做到了!

  “责任与使命让我们忘记了艰辛”

  莱州电厂一期调试项目#1机组与#2机组调试工作同时开展,工作千头万绪,不但要确保#1机组总启动工作顺利完成,还要保证#2机组分部试运能够顺利进行。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是身上背负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已经忘记了艰辛,一心想着圆满完成调试任务,然后踏踏实实地回家。”调试队伍中唯一的女孩于萌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调总刘志敏承担着两台机组调试的总责,事务繁忙,多日失眠,眼里常常布满了红血丝;首次并网期间,汽轮机冲转,技术部经理田国成坚守现场,累了就在办公桌趴一会;热控专业负责人李昌卫在现场忙碌工作,患上严重的支气管炎,机组进入168小时试运行之后他才去医院看病;当发电机出现轴电压高现象,电气专业牟旭涛、李明在现场,时刻待命,确保第一时间完成实验;汽机专业负责人韩庆华妻子患结石病倒,他只能嘱托家人照顾;热控专业张国栋结婚前两天才赶回家……

  这些幕后的故事数也数不清,正如汽机专业张中正所说:“在莱州调试的全过程就像一部内容丰富的小说,每一位主人公都有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动与敬佩。”

  #1机组调试期间,全体调试人员战胜了超出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圆满完成了调试任务。可是,此刻大家还不能完全放松下来,“#2机组吹管已经结束,即将进入总启动阶段,我们丝毫不能松懈,还有一场攻坚战等着我们呢。”项目调总刘志敏语重心长地说。

  有这样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金牌”调试队伍,有这样务期必成、加压奋进的执着信念,山东电科院在调试战场上,一定可以攻下更多碉堡,取得更多辉煌战绩。

分享到:

关键字:中国 首座 智能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