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电力公司切实履行政治和社会责任,着力破解江苏新能源发展瓶颈,构建起了一个新能源开发高效利用和配置的平台。
据统计,自2006年新能源发电实现零的突破起,至今年9月,江苏已有新能源发电企业102家,装机总容量达50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187万千瓦,年均增长228%;2011年风电发电量为27.4亿千瓦时,较2006年增长了572倍,年均增长188%。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也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面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输出功率不确定、预测难度高,特别是接入电网面临诸多困难等特点,江苏省电力公司千方百计履职尽责,在新能源并网、运行和所发电力消纳等关键环节攻坚克难。“江苏电网构建起了一个新能源开发高效利用和配置的平台,全省已建成的风电项目生产运行较为平稳,所发电力均在江苏电网本地消纳,从未发生因电网原因导致的弃风现象,实现了风力发电的全额收购。”江苏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胡玉海在发布活动上介绍说,近年江苏电网风力发电年利用小时数保持在2000小时上下的较高水平,其中2010年达到2103小时,与欧美国家大体相当。
为促进新能源特别是风电加快发展,江苏省电力公司逐年滚动编制沿海地区电网发展规划,并根据风电项目的建设进度逐个、逐年研究确定相关地区的电网系统设计和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确保电网和新能源发电协调发展;主动与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对接,超前开展前期工作,加快送出工程建设,累计投资风电并网工程约7亿元,建成220千伏风电并网线路220千米、110千伏风电并网线路210千米,新(扩)建变电站16座,保障了国家及省政府核准的风电项目全部能及时并网;科学安排调度运行方式,优先安排风力发电,同时主动研发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短期预测精度已达9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风电场短期、超短期功率预测结果向省电力调控中心传送,以及时安排火电机组等调整配合,确保了全省风力发电的全额消纳;加强风电相关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实施了“高渗透率间歇性能源的区域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这个国家863项目和“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技术研究”等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为风电并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同内最大的风电开发商,龙源电力集团在江苏有两个子公司。在我们风电项目的前期核准申报文件准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涉网技术措施、风电场启动投运、运营管理,尤其是风电场配套送出工程建设中,省电力公司一直给予了最充分的理解和最实质的支持,其中海上风电配套送出工程整个工期比常规建设至少节约了半年时间。”参加发布活动的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启海告诉记者。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处处长肖学亮向参加发布活动的人民日报、新华社、香港文汇报等中央、港澳、江苏及电力行业的23家媒体记者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并将新能源产业列在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在服务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供应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新闻媒体将此放在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大背景下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格局中给予重点报道,并予以持续关注。
据悉,江苏省发改委编制的最新版“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风电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江苏风电开发将由陆上逐步转向潮间带及近海,2015年陆地风电场和近海及潮间带风电场装机容量将达到600万千瓦,2020年风电达到1000万千瓦,将成为我国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