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30日,湖南首个智能电网综合工程,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设方案审查会在长沙召开。专家组听取了工程建设方案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讨论,专家组一致同意《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审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任育之,国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沈江,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王亮方,省公司副总经理晏治喜等领导出席审查会。
韶山智能电网的综合建设方案以韶山“红色圣地、绿色发展”为主题,将各建设子项目融入到景区的毛泽东纪念馆、图书馆、韶山宾馆、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及景区道路等地,既能为韶山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推动韶山城市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同时也是智能电网友好互动体验区,将对智能电网最新技术和成果起到良好的宣传和引领示范的作用。
韶山智能电网建设工程包括智能变电站工程、配电自动化工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光伏发电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智能风光互补路灯工程、绿色智能电网分布式展示系统等。建设方案充分吸收国家电网公司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晏治喜在审查会致欢迎词,他说,建设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是落实惠民工程与全面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湖南省电力公司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任育之说,韶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影响。充分利用韶山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智能电网,不仅可以提高该地区电力供应能力,改善供电质量,为韶山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能源支撑,而且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可以向韶山人民和来韶山的党政领导、游客展示电网发展的前沿科技,使其体验到电力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
任育之指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智能电网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与世界其它地区处于同一水平。从2011年开始,我国就组织开展“十二五”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响应,在智能电网领域积极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目前,“十二五”智能电网第一批试点项目已确定,支持项目开展的2012年中央预算内资金也已下达。下阶段将跟踪试点项目的开展,及时总结建设经验,探索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经济补偿模式和回收机制,力争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走在国际领先行列。
任育之对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设提出了4点工作要求。一是试点工程要与当地的现有条件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要充分利用现有电力设施,要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要兼顾集中负荷和分散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出整体解决方案;二是充分考虑末来发展,适度超前建设。韶山智能电网项目要考虑到末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度超前建设,要结合试点开展,验证智能电网新技术;三是地方政府、各行政部门给予必要支持,优先开展相关工作。纳入支持计划的项目必须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应规定,取得相应的支撑性文件;四是试点建设项目的执行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优化工程设计,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抓好生产运行管理,及时总结试点建设和运行经验,探索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沈江在会上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近来的主要成果及下阶段发展目标。他说,韶山智能建设要注重实用性,突出经济性,体现先进性。在建设过程中,要紧密依靠当地政府与人民群众对智能电网的理解与支持。希望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成后成为我国智能电网全新技术的展示平台。
在审查中,专家组一致认为,该工程建设方案建设思路清晰、原则合理、目标明确、方案可行、保障措施到位,能够满足韶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同意通过审查,并据此抓紧开展下一步工作。
据悉,韶山智能电网综合工程建设主体工程作为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献礼工程,力争于2013年10月前建成投运。
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能源局,湖南韶山管理局,韶山市政府、省公司等单位专家参加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