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上海太阳能陈国良:微电网是必然趋势

作者: 来源:Solarzoom 发布时间:2012-08-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8月10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主办的“2012年太阳能光伏技术发展及应用研讨会”于上海召开。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良在“基于BIPV及多种能源互补的微电网研究”的报告上指出,2011年我国光伏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107MW,但实现并网接入的只有1700MW,占总装机量的56.7%,这其中,还存在着限电现象。

    陈国良表示,为解决光伏发电的间隙性、不可控性、并网困难和远距离送电损耗,大力发展用户侧并网,特别是集BIPV及多能互补的微电网已经成为光伏发展的趋势。

    微电网的优势在于稳定和可控。“微电网采用自适应控制,在连接到大电网时作为一个单一的控制单元,满足局部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在大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网能不受影响地与大电网分裂开来,处于孤岛运行状态,一旦故障恢复,微电网可立即与大电网并列运行。”

    在讲述分布式电源设计技术中,陈国良提出,BIPV的设计,既要根据电力负荷的需求进行电器设计,还必须根据建筑的特性进行结构安全性设计。作为普通光伏组件,只要通过IEC61215和IEC61730的检测,而用做玻璃幕墙和采光屋顶的光伏组件,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光伏组件的性能要求,同时要满足玻璃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雨水渗漏性能,空气渗透性能要求和建筑物安全性能,因此需要通过严格的力学计算得到更高的力学性能,并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来满足建筑物的特殊要求。

    目前,北美、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加快进行微电网的研究和建设,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在微电网的研究和微电网的实验系统建设方面已经大大落后,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此外,陈国良坦言,我国电网建设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迎接未来微电网广泛的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