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公司已在31个区域和省级电网,开展了三批29类共287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涵盖发电、输变电、配用电等各个环节原有设备的改造、升级和新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等内容。截至2011年底,该公司先后投运了66座智能变电站。这些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四遥功能,部分省网85%以上的22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准确状态、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在线监测和控制。
业内专家评价:目前,我国特高压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智能变电站等关键设备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自行开发智能变电保护、测控设备和监控系统;顺序控制、源端维护、智能告警等高级应用功能已在工程中得以应用。
智能电网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底全国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将达到113万千米,变电容量将达56亿千伏安;到2020年底,全国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将达到176万千米,变电容量将达79亿千伏安。“十二五”期间,全国电网建设投资2.9万亿元,同比增长85.09%;“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建设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20.69%。
“十二五”期间,根据两大电网公司已发布的规划看,国家电网公司将新建智能化变电站约5100座,改造约1000座,相比2011年约200座的数量增长迅速,如计划顺利执行,“十二五”后四年年均建设及改造智能电站约1475座。南方电网公司将投资4005亿元加强和优化电网建设,建成投产22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线路3.5万千米,变电容量1.89亿千伏安。仅深圳电网“十二五”建设投资就达292亿元,新建81座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将达2482.7万千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