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导语:我国开发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完成特高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309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6项,覆盖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各个领域,形成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体系,包括7大类77项国标/行标,制定52项特高压直流企业标准,申请429项国家专利。
特高压交流关键技术成果
标准电压:确定了特高压系统标称电压为1000KV,最高运行电压为1100KV。
过电压控制:提出并验证了采用高抗、高性能避雷器和断路器合闸电阻深度限制系统过电压的综合方案。
潜供电流控制:高抗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结合线路全换位成功抑制潜供电流,实现1秒内单相重合闸。
绝缘配合:首次采用1000 u s长波前操作波试验数据进行绝缘配合,合理控制了各类间隙距离,有效地减小了搭头尺寸。
外绝缘:开展了特高压设备全尺寸污秽特性试验,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复合绝缘子和复合套管,成功成功的解决了重污秽地区特高压工程的外绝缘配置难题。
电磁环境:开展变电站及线路的全场域三维电场计算及真型试验,优化导线选型和布置,研制出成套金具,成功开发了低噪音设备.开发了全封闭隔音室.工程的电晕损失和噪声控制水平国际领先。
防雷设计:进行全线雷电活动监测,优化避雷器选型和布置在变电站进线段地采用三地线设计方案,山区线路采用地线负保护角设计。
煤矿采空区线路设计:开创性地采用三维物探勘察、塔基变形预测、杆塔倾斜监测等手段,采用分体式耐张塔、大板基础地基灌浆处理等措施.成功解决了线路通过煤矿采空区的结构。
防舞动设计: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线夹回转式防舞间隔棒结合线路走向优化、耐张段长度优化等措施.实现了舞动多发地区特高压线路的安全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全线杆塔承力构件采用0420高强钢,耐张塔采用铝管式刚性跳线,开展真型杆塔强度试验和缩尺寸构架强度试验,保证了结构设计安全,实现技术、经济有机统一
特高压直流关键技术成果
直流输电序列确定了由±500KV、±600KV、±800KV、±1000KV构成直流输电电压等级序列,提出了各电压等级直流工程的经济输电距离和推荐接线方式。
接线方式:确定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额定电压为±800kv,采用双极、每极两个12脉动换流器、
400kv+400kv串联接线方式,额定输送功率640万kw,最大连续输送功率700万Kw。
输送容量:通过优化设计,将±500Kv、±660kv、±800kv和±1 000kv直流工程的输送能力分别提高到350万kw、460万kw、760万kw和950万kw。
共用接地极:采用多换流站公用接地极方案,提出邻近交流线路杆塔入地电流影响的解决措施,成功解决接地极选址难题,大大节约占地和工程投资。
外绝缘:综合应用复合外绝缘等技术,成功解决800kV户外直流设备外绝缘和干式平抗的支撑可靠性问题。
绝缘配合:开展全域仿真计算、复合间隙和接地体放电试验。
确定了800kv换流站阀厅、直流场间隙设计距离,提出了换流设备和直流系统绝缘配合方案。
平面布置:换流站高低压阀厅面对面布置,两极低压阀厅背靠背布置,交流滤波器大组、小组均采用“田”字型布置。
电磁环境:开展换流站及线路的三维电场计算及真型试验,优化导线选型和布置.换流变采用移动式B0x—IN,平抗采用高效一体化消声装置.围墙合理装设隔音屏,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特高压换流站噪声满足国家环评批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