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在哪些因素主导下诞生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工程的定位和示范意义?
于建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战略性合作项目,项目本身提出生态、环保、绿色的理念,要求可再生能源自发自用比例达到20%以上。这与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相一致。
对于天津来说,智能电网建设的启动,正逢天时。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中的唯一一个综合示范试点项目,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项目得到了天津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滨海新区领导和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关注。项目建设是为智能电网的推广做一些探讨,提供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其他城市和地区的智能电网建设起到综合示范作用。
试点项目涵盖了发输配送用调六个方面的智能化。示范意义主要包括:在发电侧,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洁净能源发电分布式就地接入上网;电网向用户侧的延伸,光纤到户,通过智能供电小区和智能家电的使用,使用户侧和电网侧实现智能的信息交互,使电网由过去的单向供电拓展为双向互动交流。传统电力系统的生产特点是发、输、配、送同步完成,现在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在用电低谷时把电量储存起来,虽然目前储存的容量不是很大,但是能为将来储能技术发展提供一些有益探索。智能电网涉及的一些前沿技术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如全国首个融合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及先进储能技术的较为完整的微网系统,填补了我国微网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和微网控制技术领域的空白。此外,我们系统内部也在电网的智能化方面,包括输变电设备自动化、智能配网等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
本刊记者: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从建设到成功投入运营,其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于建成:生态城智能电网项目作为综合性的示范工程,面积最大——居世界之首,实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31平方公里的全区域覆盖;功能最全——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网络“六个环节一个平台”,涵盖了电力系统的全过程。涉及范围更广,可借鉴经验也比较少,无疑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从外部来讲,智能电网作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推广应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需要政府的重视和在配套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我们要做智能用电小区的试点建设,需要政府规划的配合、政策的支持才能完成,单凭电网企业去做是有困难的。再如,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的电价政策、智能小区开发商对电网配套费用的相关政策、变电站建设用地政策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政策跟进,否则,类似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项目的智能电网建设恐怕很难持续。
从内部来讲,我们遇到的挑战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尤其是新技术上,确实还不太成熟。一些智能电网的技术,国际上都还在做试点、做探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拿来用。
智能电网产生了很多新的技术,对电网的运行管理提出很多新的课题,我们也遇到一些管理上的挑战,包括一些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本刊记者:天津市电力公司为此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谈谈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的体会?
于建成:建设好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示范工程,这是天津市电力公司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更好地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举措。为了让社会尽早享受智能电网带来的科技成果,天津公司提出了以设计为龙头、建设为基础的方针,建立指挥统一、运作高效的建设管理团队,大力开展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面对智能电网所涉及的微网、储能等技术,在国际上尚未有大规模的应用先例条件下,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公司立足于自主创新,依靠国内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的力量,如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天津大学等,抽出天津电力内部技术部的骨干,共同进行研究,来攻克这些技术难题。
我们知道,传统方式下电网公司只是单向地向用户卖电。而智能电网建成后,由于分布式能源接入及分时计价等概念的引入,将出现用户在用电低谷期存储电量,在用电高峰期向电网公司售电的情况。这就需要电网公司引入全新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在运营模式中,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并在管理上突破专业界限,不断拓展增值服务范围。比如,我们的光纤除了能提供常规用电外,还能开展通信、互联网、有线电视等服务,为电力公司扩展了增值服务范围。
由于智能电网将向用户侧延伸,使用户侧和电网侧实现智能的信息交互,实现光纤到户后,通讯、用电、发电都通过同一介质实现。介质是一体的,管理却是交叉的。此外,智能电网的电能质量检测和控制系统建成后,将同时供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调度部门使用。这都需要电网公司调整管理模式,以适应新技术的应用。
如今,中新天津生态城建成了国内首个实现实体营业、自主营业、网上营业和手机营业“四位一体”的智能营业厅,自主开发了可视化平台、用户用能服务4个原创系统和8个技术支持系统。
本刊记者 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包括哪些内容?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于建成: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涵盖了电力系统生产全过程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及通信信息网络平台,包括以下内容:具有电网储能和多元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智能发电;线路数字化、标准化和安全化的智能输电;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的智能变电站;具有以智能型配电自动化为基础的自愈、灵活、可调能力的智能配电网;包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双向互动营销体系、智能用电小区/楼宇/家居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站的智能用电;具有智能化运行风险评估、供电安全预警与协调控制及优化调度功能的一体化智能调度和控制中心;为电网智能化运行提供集地理信息集成、分析与可视化功能于一体的动态多维虚拟化和可视化平台系统。
智能电网建设周期贯穿生态城建设全过程。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我们已经陆续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我们要找出一些适合推广的管理经验,不仅在技术方面,在管理上也要起到示范作用。最终让这个试点项目具有实用价值,模式可复制、经验可推广。
天津市电力公司将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滨海新区和生态城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做好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建设,为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出新的贡献。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承载着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历史使命和梦想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座倡导环保节能的生态之城,一座促进持续发展的活力之城、一座推动城市进程的示范之城、一座引领健康生活的宜居之城、一座实现互惠共生的和谐之城、一座展示现代文明的未来之城将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渤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