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我首个特高压工程实现大功率南北水火电互济

作者: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2-07-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19日,我国“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首次进行400万千瓦大功率南电北送试验并取得成功。它标志着我国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已全面达到设计能力,能够实现华中、华北两大电网之间的大功率水火电互济。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线路起于山西长治,止于湖北荆门,全长645公里,它也是世界上首条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的特高压线路。线路投运3年多来,主要用于华北火电南送,大大缓解了化石能源匮乏的华中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但该线路平时的电力输送功率为200万千瓦左右,较设计能力尚有差距。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部署,该线路已于去年11月成功进行400万千瓦大功率北电南送试验,此次大功率南电北送试验从19日8时开始,至16时结束,其间输电功率峰值达到400万千瓦,并持续3个小时。来自华中地区的大量清洁水电能源搭乘着这条世界最高等级的“电力高铁”被送至华北电网,为河南、山西等地缓解了迎峰度夏供电难题。此举不仅降低了华北的煤炭消耗,也提高了夏季丰水期华中水电的利用率。
 
    湖北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大功率试验在国内外没有充分的经验可循,若准备不充分,大负荷压力可能会导致华中、华北两大电网解列,因此电力部门制定了详尽的保电方案,全面开展了线路隐患排查工作。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科院和国网电科院等多家科研单位都参与到了试验过程中,以求为今后我国特高压设备研究储备经验和数据。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工程2009年1月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功率、低损耗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华北火电通过该线路送华中164亿千瓦时,替代运煤530万吨;华中水电送华北93亿千瓦时,节约用煤300万吨,减排了大量二氧化碳。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工程 智能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