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智能电网发展路径明确 终结输电或配电路之争

作者: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07-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此前,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共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以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为主要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另一种是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前者强调输电,后者强调配电。
 
    据国家电网公司一位人士说,目前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推的就是特高压,认为这个符合目前我国经济情况,页以发改委为主的政府部门则力推分布式的智能电网。
 
    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公布1号文件中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接收端,以东北、西北电网为输送端,连接全国各大煤电、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电网结构。
 
    短期内看,特高压能解燃眉之急,不过长期来看,分布式的智能电网则是一劳永逸。特高压在国际上并无此类路线,属于中国独创,也因为国士面积辽阔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而美国和欧洲则采用的都是发改委力推的分布式智能电网路线。
 
    目前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基本都在西部地区,而同时西部地区并不缺电,闹是荒的皆是东部发达省份,若要把西部这些多余的电量传输到东部地区,必须靠损耗极低的特高压。但问题是,西部地区经济正在突飞猛进,十年后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用电量肯定会大增,那些多余的电量就不用传输到东部地区了,这些耗百亿建设的特高压很可能会被弃用。
 
    如今为了平衡,这两条路线以互补的形式均进入我们未来的电网总规划。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电网建设有争议也有时间周期,短期内,西部地区一些新能源发电可能仍无法解冰上网难题。
 
    国家能源局终络智能电网路线之争
 
    6月28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美国贸易发展署主办的中美智能电网对话会在深圳举行。召开此次会议是为落实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签订的《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谅解备忘录》,会上,国家能源局首次对中国智能电网的定义、特征、现阶段发展重点等问题给出了明确答复。
 
    “结合现阶段电网实际情况,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应主要集中在配电和用电环节。”赵一农说,“主要发展技术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可再生能源集中与分散并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电动车充电设施、微网系统、电力系统储能。”
 
    国家能源局此次的表态,无疑终结了业界对于强调输电还是强调配电的发展路线的争议。
 
分享到:

关键字:智能 电网 储能技术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