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特高压智能电网建设将全面启动

作者: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1-02-15 浏览: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电力公司投资将过千亿,打造全国最大省级电网,相当于再造一个四川电网;海南电网将投入250亿加速电网建设;重庆将开工建设投运智能变电站116座;山东将开建电压等级高达百万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为加快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2011年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近日各地方电力公司纷纷优化“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将重点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

  特高压将迎来建设高峰

  1月20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起步工程,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设备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该工程将进一步验证特高压交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的能力,计划今年3月完成全部设备的设计审查和验证,4月确保首批变压器、开关到达现场,5月首批特高压串补组部件到达现场。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加快特高压扩建工程设备研制与供货。

  随着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建成投运、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全线带电成功,标志着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走在了世界输电领域的前列。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2011年将完成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蒙西—长沙、靖边—连云港等五项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等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核准工作。针对这一部署,许多地方电力公司都相继出台了相关规划。

  例如,2011年山东将开工建设锡盟—济南—南京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输送给山东500万千瓦负荷;特高压被写进《江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此外,特高压也给国家电网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坚强智能电网推动绿色发展

  智能电网是实现各类发电能源能够安全、可靠入网的保证,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智能电网实现“接入”能力迫在眉睫。而且,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解决的就是“坚强”的一次电网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明确指出:“智能电网是新一轮电力变革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没有智能电网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我们现在具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制造能力。”

  正是凭借过硬的技术,美国电力公司不久前主动向国家电网抛出“橄榄枝”,双方签署协议,将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共同推进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建设。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已把智能电网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未来5年,福建省将投资超过900亿用于电网建设,构筑主干电网,实现1000千伏电网与华东主网互联的同时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云南将投666亿建坚强智能电网;广西将投入413亿建设智能绿色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据介绍,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

  此外,西部能源大区新疆的智能电网规划试点也将逐步推开,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根据《新疆智能电网规划》,2011年当地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各环节的智能化及通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将进一步展开。目前新疆智能变电站可研设计已完成内部审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开始试点,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已进入验收流程。

  将带动电力设备市场洗牌

  网架建设、尤其是高端电网建设是“十二五”电网投资的核心主题,主要集中体现在特高压环节。我国“十二五”将投资5000亿建特高压输电网架,随着世界首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扩建以及“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陆续开建,特高压变电工程环节涉及的变压器、电抗器、GIS组合电器,以及输电工程环节的电缆、绝缘子、铁塔、串补装置等企业将直接受益。

  目前,一些输配电设备企业已经开始加快特高压设备研制。1月17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特高压设备研制。作为战略合作的第一项成果,双方正式签订特高压交流升压变压器研发项目合同。

  据了解,我国确定分三阶段建设“坚强智能电网”,2009年至2010年规划试点,2011年至2015年大规模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国对坚强智能电网的标准体系规划,包括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划。这也将使得这些环节的设备制造企业获益。

  随着各地不断推进特高压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将逐步打破设备企业之间的技术界限,引领设备企业的技术升级。此外,垂涎于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市场容量,在先期进入的企业之后,又有许多新企业押宝。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我国输配电行业将加快实现整合,未来将会有大批设备企业“消失”。


 

分享到:

关键字:特高压 智能 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