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合肥光伏业今年产值剑指200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安徽商报 发布时间:2014-09-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带着“中国光伏第一城”的定位,合肥也经历了行业低谷,以赛维LDK为标志的资本起伏故事,并没有令合肥光伏产业一蹶不振。在被通威集团收购后,位于高新区的厂区顺利过渡。而随着一批新光伏企业的落户,合肥正在锤炼光伏上下游生产、应用的完整链条。

合肥光伏业复苏

江西的赛维LDK在入驻合肥时,曾引起业界轰动。就连江西当地政府都曾找过赛维掌门人,追问该项目为何不落户本地。

作为合肥光伏产业的标志性项目,100多天的时间,赛维LDK在高新区就初见规模,整体48条生产线的规模,国内鲜有。同时,依托于赛维LDK,海润、晶澳、彩虹、阳光电源等一批光伏上下游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了基础产业链,合肥整体光伏投资超过220亿元。

然而,受全球光伏产业低迷影响,再加上欧洲双反政策打击,赛维LDK的亏损开始浮现,成为外界解读行业波折的典型事件。不过,在去年9月,合肥赛维LDK被通威集团以8.7亿的价格收购。

如今,在合肥市经信委公布的《合肥市光伏应用企业信息表》上,通威也位列其中。而在这张《信息表》上共有16家公司,注册资金达1亿元的有4家,除了通威、林洋外,还有合肥金太阳能源和合肥中南光电。注册资金5000万(含)以上的也有4家。经历阵痛后,合肥光伏产业继续前行。

光伏新品可替代建材

“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推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是合肥市的产业定位,而应用是合肥最大的潜力。

合肥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及软件处处长韩东介绍,目前合肥光伏企业主要分两个类型,一是本身已在合肥投资建厂的企业,例如晶澳、金太阳、中南光电等,复苏状态较好,加上国家和合肥市政策的刺激,同时双反风波过去,已纷纷在扩大产能、引进设备从而实现转型。另一方面,更多新的国内光伏企业准备落户合肥,中利腾晖光伏科技公司近期准备在合肥巢湖经开区注册并组建生产线,该公司为中利科技集团(上市公司)投资控股,拥有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先进技术的生产线。

此外,光伏产业下游的储能应用方面,阳光电源已于7月与三星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同在合肥开发光伏储能电池;同时,拥有国内外20多项专利的替代普通建筑材料的光伏材料,近期也准备开启产业化之路。

市场层面,合肥也在积极拓展新路。韩东介绍,西部新能源电站建设中早已有合肥产品的身影,至今该市已连续三年带着光伏企业到西部地区推介产品。在合肥经信委工作计划中,涉及多项光伏产业的推广应用,如赴甘肃、宁夏考察调研光伏应用市场,提出光伏标准制定需求,制定光伏政策资金兑现细则等。

据介绍,合肥正在探索农村光伏应用、就近售电、太阳能发电与电动汽车充电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力争2014年新增光伏电站150mw,实现光伏产值200亿元,2015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合肥 光伏 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