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 返回

新型硅阳极可提升锂离子电池容量和寿命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cnbeta网站(台州) 发布时间:2015-10-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商用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性能。其采用了新型硅阳极来取代常见的石墨阳极,除了可以更小、更轻、更持久之外,还可以应用到从个人设备到电动汽车等各个领域。作为锂离子电池领域的负电极材料,石墨的运用一直比较顺利,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难以提升容量。

由于其只能存储相对较少的能量(约370 mAh/g),因此研究人员将目光瞄向了日渐流行起来的硅材料上(可达4200 mAh/g)。当然,后者也并不是没有局限性。

每个充电周期中,当电芯里的硅在与锂交互时,其膨胀收缩可达300%。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明显降低电池的性能、短路、并最终导致电池报废。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最近有其他人尝试过为电池设计纳米级的海绵状硅阳极、只有几微米长的硅纳米线、甚至混合了石墨和碳纳米管。

不过,滑铁卢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另一种方法,来修改硅阳极的结构。其借助了掺杂的石墨烯、纳米硅颗粒、以及环化聚丙烯腈(cyclized polyacrylonitrile,常用于制作外科手套)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了一种健壮的纳米结构。

研究人员们在测试后发现,这种阳极设计可以减少锂与电极之间的接触,因此能够避免大部分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最终为电池带来更高的稳定性。

此外,他们还声称其储能可达1000 mAh/g、循环使用2275次(对比石墨的500次)、以及99.9%的充放电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此前,硅阳极的电荷转移一直被看作是另一个弱点。

研究人员称,新阳极可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40%到60%,因此我们有望看到单次充电后续航里程长达500公里(310英里)的电动汽车。

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相关技术有望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商业化。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