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在近日召开的2013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论坛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宣布对外成立。记者统计发现,联盟发起方中除了多家大学科研单位外,亦有多家上市公司的身影浮现,如金路集团以及中国宝安的子公司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公司等。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对外否认公司将投资石墨烯产业的深康佳,也有相关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此次论坛上,各科研单位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石墨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在行业正处于从技术向商业演变的关键时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成本和工艺问题的存在使得石墨烯短期内无法形成真正的商业规模,在应用领域来看,锂电池和环保涂层材料有望是国内石墨烯应用领域未来的一大突破口。
石墨烯产业未来将达万亿元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构成的二维晶体,也就是石墨的单层薄片。它是目前人类已知强度最高、韧性最好、重量最轻、透光率最高、导电性最佳的材料。
由于结构原因,石墨烯拥有石墨所不具备的多种特性,如导电性极强、超高强度、较高的导热性能、超大比表面积等。作为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碳材料,石墨烯在半导体、光伏、锂电池、航天、军工、LED、触控屏等领域都将带来一次材料革命。由于售价高昂,石墨烯目前尚未产业化。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种理想的替代型材料,石墨烯一旦实现产业化其规模至少在万亿元以上。
石墨烯的制成需要有尖端的制备工艺,目前业内主要有四种制备方法,分别是机械剥离法、外延生长法、氧化石墨还原法和气相沉积法。前三种的原材料均为石墨,气相沉积法原材料则以甲烷居多。由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目前业内多采用机械剥离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制造石墨烯。
在2013石墨烯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具有发展石墨烯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悉,我国石墨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2%,是我国少有的几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矿产之一。截至2012年,我国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文献贡献量已达5072篇,占全球石墨烯文献量的29.2%,超过美国的27.3%,位居世界首位。
个别领域或率先实现商用
2012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的前沿新材料就包括石墨烯。在此次论坛上,各方代表认为,我国的石墨烯正处于从实验室向产业过渡的阶段。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石墨烯研究团队研究员周旭峰表示,目前国内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颇为看好,多个领域都准备跃跃欲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制造工艺不稳定和成本居高不下,仍是石墨烯走向产业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制造工艺来看,目前业内的四种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产业技术路径仍在探讨之中。周旭峰认为,由于产业链相对较短,环保和储能领域有望率先实现石墨烯商用。